技术优先级与企业竞争力(2)
2017-08-06 02:37
导读:二、跟随革新战略 什么叫跟随革新战略?我曾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位在日本生活了5年的新加坡人写的一篇对日本的感受,题目是《你的/变一变/就是
二、跟随革新战略 什么叫跟随革新战略?我曾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位在日本生活了5年的新加坡人写的一篇对日本的感受,题目是《你的/变一变/就是我的》。文章说,日本是一个积极吸收外来资讯的民族。新东西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变革,最后只留下他们喜欢的。比方说,在中国领导人***访日期间,***的故乡四川,也成了日本流行的事物之一,到处都是四川餐馆。那阵子,很流行麻婆豆腐,后来,餐馆广告就出现了一堆麻婆茄子、麻婆烧肉,……固然还是以麻婆作号召,但已经过他们的手把里面的材料换掉了,变化出各种花样来,已经日本化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实施跟随革新战略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好处: 1.借助强势 实施跟随革新战略的企业比如在自行车比赛中紧跟第一名的骑手,他能够利用第一名骑手身后形成的一个空气阻力较小的空间,节省自己的体力。 众所周知,美国人受美国移民传统的影响,认定发明与突破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受这种思想的支配,美国的企业界,乃至政府,崇尚发明远远胜过重视革新。然而,从经济的角度说,美国企业技术上的优先地位,经常意味着创始者必须负担前期开发所需的巨额用度。而日本采取跟随革新战略,大大降低了前期研发的代价。比如,日本就曾花费700万美元引进当初美国投进2500万美元、历时11年才研究发明出来的尼龙技术。两年后,就获净利润9000万美元。 2.后发制人 实施跟随革新战略的企业必须十分夸大在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对这些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众所周知,在贸易竞争中,一种新技术问世之后,市场往往是多方面的。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产品的变化组合上。很多的利润空间正是由这种变化创造出来的。在新产品面市之后,要经过长期的广告宣传、优质服务与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并逐渐占领市场。因此,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必须具有相当的生命周期才合算。但时间一长,竞争对手可能会推出质量更好,功能更全,使用更简便的同类商品来争夺消费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谁善于对既有产品作改革完善,谁就赢得了市场。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日本企业更加夸大竞争的上风首先是品质、革新,而不是创新。这样一来,日本企业就能紧随领导潮流的新产品,踩在开拓者的肩膀上,把资源的大部分投放在对既有产品的改良上,集中气力突破,进而采取“跳蛙式发展战略”,即采取跳跃几个技术等级,直接开发最尖端技术产品的战略,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借此获取最佳的回报。 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集成存储器已经进进了 16K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美国几乎垄断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所有尖端技术。而日本,却刚刚开始研制1K和4K集成电路存储器。面对这种形势,日本企业的决策者们毅然决定对存储器集成电路的技术开发跳跃几个技术等级,冒险向美国人也没有开发的64K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进军。到1980年,日本富土通公司先于美国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64K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芯片,并占领了这一年世界市场的70%,第一次在微电子器件市场上战胜美国企业。 在我国,对实施跟随革新战略的企业来说,特别应该夸大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二是对引进技术进行革新的能力。企业要获得较高的技术水平,不仅要拥有先进适用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装备,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高的与其相适应的总体技术能力。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对其自身的总体技术能力未能予以充分重视,以为只要拥有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必定能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这种思想反映到技术引进工作中便是企图仅仅通过简单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装备的购买就使企业达到并保有先进的技术水平。然而,企业假如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十分薄弱,必然直接制约其对引进技术进行再革新的可能性,造成引进技术再革新能力的薄弱。因此,还是先要抓好技术利用能力,其次是技术革新能力,但一定不要忽视技术革新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技术革新是建立在技术创新成果基础之上的,因此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必然存在两个后顾之忧。其一,假如企业需要借助的技术创新成果回属于其他企业,并且构筑有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的话,企业的跟随革新战略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其二,当一个企业在技术上还处于相对滞后阶段的时候,从技术先导企业转移技术成果是可以实现技术进步的。但是一旦这个企业具有了与技术先导企业相差无几的技术水平后,假如自己还不具备开发新技术产品的能力,势必会处于前有高山后有追兵的险境。比如日本的企业,他们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是由于科技的缘故。但是,这些科学技术几乎都是从别处索取来的。当那些在人力资源及自然资源都更具竞争力的国家中的企业参与进来后,日本企业科学技术自主率低下的弱点显现无疑。这也正是日本经济在辉煌后持续低靡的缘由之一,而摆脱困境的根本方式应该说只有技术创新这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