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并购的三阶段论(2)
2017-08-07 06:26
导读:(一)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企业并购的形成机理 1.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首先,国企改革逐步深化,市场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改革开放之前,政企合一。
(一)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企业并购的形成机理
1.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首先,国企改革逐步深化,市场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改革开放之前,政企合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企改革,使国家对企业的治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国企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开始确立。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楚、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的企业制度,使国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但由于未解决产权题目,企业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后成立的国有资产监视治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回属清楚、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并提出“政资分开”,即坚持政府公共治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实行出资人制度。200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证。20世纪90年代,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出售、重组、破产等方式的改革,逐步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到2000年底有430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革,改制面达82.7%。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国家重点企业的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实现大型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国企的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确立。其次,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私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认可。我国私营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从1993年到2003年10年间,私营企业数目增长了33倍多,到2003年底私营企业达到300.55万户,年均增长28.87%;注册资本由1993年底的681亿元增长到2003年底的3.53亿元,增长52倍,年均增长48.41%;从业职员由1993年底的372万人增加到2003年底的4299万人,增长近12倍,年均增长27.72%;私营企业产值由1989年的422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01亿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47.15%。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1997年我国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为51%,2003年达到6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经营的自主性已大大进步,能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资本市场上选择并购目标。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行为方式向适应市场化方向的转变,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79-1986年为第一阶段,是改革的起步阶段,以改革旧体制为主要特征;1986-1991为第二阶段,政府改革稳定和逐步深化,在熟悉上突出了政府职能的转变;199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按照主义市场模式建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阶段。与此相对应,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程度也逐步进步,1994年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程度为24.3%,1995年为28.9%,1996年为33.5%,1997年为36.6%,2003年达到60%。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为在市场上自由并购提供了条件。
3.产权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的企业股份制改革进进***,一批产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1988年,武汉和四川乐山成立了我国最早的产权交易所。199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1992年后,山东等地先后设立了200多家产权交易所。在柜台交易最活跃的时期,全国名声较大的柜台市场是STAQ(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NET (人民银行所属的全国证券交易中心)、武汉柜台、济南产权、淄博自动报价,以及天津和青岛柜台市场等。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所的兴起为企业自主并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4.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壮大。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注册师队伍不断壮大,到2001年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拥有注册会计师会员13万人,会计师事务所4300多家。中介服务业也已初具规模,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法律中介服务机构数目达到4.8万多家,从业职员25万多人。其中,律师事务所9000多家,律师12万多人;公证处3200多家,公证员近2万人;基层法律服务所3.5万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2万名;专利代理机构500多家,专利代理人4000多名。我国的行业协会和商会等民间组织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截止2002年上半年,我国登记的各级各类民间组织共有23万多个,其中社会团体13.4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0万多个,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领域。全国已有保险代理机构近10万家,保险中介组织56家, 6万多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我国的保险中介组织市场的主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从近2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中介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企业并购提供了日益完善的中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