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企业治理与会计信息系统(4)
2017-08-08 04:52
导读:五、启示 当将会计信息系统置于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治理系统相整合的框架中加以时,可以发现:会计信息系同一方面是联系治理系统与治理系统的纽带
五、启示 当将会计信息系统置于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治理系统相整合的框架中加以时,可以发现:会计信息系同一方面是联系治理系统与治理系统的纽带,是治理系统和治理系统共同组成部分和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企业内部科学、严密的组织治理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其的引导和控制。三者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联系我国现实,在会计信息失真时,人们往往对会计本身横加指责,以为缺乏真实、相关的决策信息是会计本身的失职。显然这种就会计论会计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当企业内部监控机制中的董事会、监事会只是一种形式而产生不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及监控动机时;当企业外部资本市场成为众多对企业经营状况并不关心的中小股东进行投机炒作的场所时;当企业治理者更多地是以行政方式委派到伦业而不是从经理市场中竞争产生,甚至还无所谓经理市场时;当企业还沿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度惯性进行治理时;会计信息是否还能发挥其作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和治理系统就不会有对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的需求。 因此要解决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进步会计信息质量,关键是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可喜的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明确提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就如何形成公道的;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作了具体的说明。同时,“决定”也特别夸大改革企业治理,“要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狠抓治理薄弱环节,广泛采用现代治理技术方法和手段”。这表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已得到高度的重视。 实践中,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熟悉的日益深化,亦开始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治理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题目。1993年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1998年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稽察特派员制度以及近几年以来因成效卓著而日渐推广的财务总监制度和会计职员委派制度都是立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外部监控机制对会计工作进行引导和治理。新近修订颁布的《会计法》也着重夸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维护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上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信息质量必将得到改善和进步,会计系统必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终极形成会计信息系统和公司治理系统、公司治理系统良性循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