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预算决策方法比较分析
2017-08-09 02:1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资本预算决策方法比较分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资本预算决策对企业获
资本预算决策对企业获利能力、资金结构、偿债能力及长远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趋于多元化,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进步投资决策水平,是企业经营面临的突出题目。资本预算决策分析方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局的发展过程,本文按资本预算决策理论发展的顺序,对资本预算决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政府及企业资本预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非贴现法
非贴现法有回收期法、会计报酬率法等,
(一)回收期法 回收期法就是根据企业用税后净现金流量收回全部投资所需年限进行资本预算决策的方法。用公式可表示为
回收期法可以根据项目资金占用时间是非直观地衡量项目风险大小。从资金活动性看,短期现金流远比长期现金流风险小。因此,回收期越短越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应拒尽回收期长的投资项目,
而采纳回收期短的项目。但是,回收期法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其一,回收期法忽略了回收期后的现金流。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重大投资前期都是不盈利甚至是亏损的,若因回收期较长而对项目予以否定,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其二,回收期法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会计报酬率法 会计报酬率(ARR)是指项目的年净利润与年均匀投资额之比,用公式可表示为:
会计报酬率法不仅考虑了原始投资回收期是非,而且考虑了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全部利润。该方法以猜测数据为依据进行计算,不仅数据轻易获取,而且可以根据以后的变化进行调整。其局限性在于:(1)该方法以会计利润为标准,未考虑现金的活动性。(2)未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3)固然考虑了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部利润,但未考虑项目规模对项目风险的影响。
非贴现法是在财务治理理论不完善时期经常采用的资本预算决策方法,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未将资金的机会本钱作为资本预算决策的影响因素,轻易误导决策,放弃高投资回报率的项目。
二、贴现法
贴现法适用于所投资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相对成熟的市场,不确定性小,能够根据现有市场和企业的投资规模猜测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和分布,并且可以选择合适的贴现率。贴现法具体包括调整现值法、权益现金流量法、剩余收益法、资本现金流量法、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可获利指数法等,这些方法都建立在对现金流进行贴现的基础上.
本文主要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和可获利指数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净现值法 随着现金折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净现值法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资本预算决策方法。净现值法就是以项目的资金本钱对项目未来可能产生的全部现金流进行折现,假如净现值为正就接受项目,反之,则放弃该项目。净现值法的计算公式为:
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本钱,较非贴现法有很大进步。
(二)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就是使项目预期现金净流进的现值与项目本钱的现值相等时的折现率,即当项目净现值即是零时的折现率。用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IRR表示内含报酬率。假如项目所有的现金流都可以以现有资金本钱进行再投资,便可得到修正后的内含报酬率,将其作为项目真正的获利指标。修正后的内含报酬率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经营实际情况:
其中,PI表示可获利指数。
可获利指数法就是根据可获利指数进行资本预算决策的方法。当PI大于1,说明该项目投资回报率高于资金本钱;当PI即是1,说明该项目投资回报率即是资金本钱率;当PI小于1,说明该项目投资回报率小于资金本钱。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可获利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率,可用于不同投资规模的项目比较。在实际工作中,可获利指数法往往与净现值指标法一起使用。
三、其他资本预算决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