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
2017-08-13 01:2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政府对经济活动
[摘 要]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会提升经济效率还是会损害经济效率,这在学术界引起了持久的争论。外部性理论、市场不完 全性支持了政府应对经济活动进行管制的观点,但是,对政府管制的效率标准却未提出明确标准。本文设计了一个理 论模型,说明政府对经济管制的复杂后果,提出社会成员能否对资源配置达成一致是政府有效管制经济活动的标准。 假如社会成员对资源配置达成一致,那么政府管制就不存在效率和福利损失。假如社会成员不能对资源配置达成一 致,那么政府的任何管制措施都将造成效率和福利损失。这一理论发现,也为经济中社团、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兴起提 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政府管制;市场;社会偏好;经济政策
一、文献综述
首先对政府(管制)理论的文献作一综述。这里,“管制”一词是指以经济治理的名义对经济进行干预。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国家理论做出了创新性开拓,这里首先对这一理论学派的观点进行阐述。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国家是一种在某个特定地区内对正当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这种法律和秩序的提供依靠于国家的强制力。国家作为一种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一些竞争性的制度安排(如市场、企业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
第一,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如道格拉斯·C·诺思,国家可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上风的组织,在扩大地理范围时,国家的界限要受其对选民征税权力的限制。不同于市场和企业,国家这种制度安排的特点是它的强制性,即国家在暴力方面有比较上风,强制性的后盾是国家暴力。但是,国家暴力是对付暴力的暴力,即对付非法暴力的正当暴力,这种正当性起源于每个人保卫自己利益、抵御别人侵害的正当权利。而且,国家暴力只有在能够实现某种社会合作,并且比其他制度(如市场和其他组织)更有效时才被采用。这里事实上提出了关于国家的两个重要命题。首先,在国家的起源上,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它要为公民服务。也就是每个人在保卫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才需要国家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这也正是关于国家起源的契约论观点之一。国家的存在有利于契约制度的建立和契约(合约)的实施。其次,国家的存在必须要遵循经济学中的效率观点。只有这一组织的行为方式满足其他组织所不能满足的效率要求时才能存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第二,揭示了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在众多揭示国家起源的理论中,都未能把国家与产权的确立联系起来。新制度经济学则填补了这方面的理论空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上风的组织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对某种物品的产权进行交易。正如阿尔钦(Alchian, Armen A.)所说: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一个社会中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经济学中的题目,或价格如何决定的题目,实质上是产权应如何界定与交换,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形式题目。而在这个题目上,国家大有可为。
第三,揭示了国家的内在矛盾。新制度经济学家在对历史的研究中发现: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这一发现被人以更加诗意的语言总结为“诺斯悖论”: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这些理论研究的背后,新制度经济学家自然地得出对国家管制的看法。在诺思看来,由于产权结构由国家来界定,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终极是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对经济的管制直接会导致经济绩效的差异,原因在于:国家管制对产权结构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国家的管制会造成所有权残缺。在西方理论界,所有权残缺是作为管制经济学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所有权的残缺程度与管制的程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