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第三种视角看企业政府所有制:一种过渡性制度(2)

2017-08-15 02:41
导读:本文就是要具体分析这三层道理。中国经济中企业的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对企业的所有和控制的题目。在这三层中,主要是后面两层,即在什么情况


本文就是要具体分析这三层道理。中国经济中企业的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对企业的所有和控制的题目。在这三层中,主要是后面两层,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明政府参与企业或推迟私有化具有次优的道理?什么样的机制可以诱导政府撤出对企业的控制?在分析这三个题目之前,先扼要概述一下已有的企业所有权理论。

二、已有的所有权

国外有关于所有权的,早期的象科斯(Coase),奥金(Alchian),詹森(Demsetz),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大家已很熟悉。二十世纪70年代后又往前了很多,形成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研究在完全合同(complete contract)的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研究集中在如何用合同的不同形式把信息揭示出来和把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方面已有相当多的研究,特别是把它于的“委托一代理”题目。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另一条主线形成,这就是研究不完全合同(incomplete contract)下的激励题目,主要代表有哈特(Hart)和摩尔(Moore)。哈特有本书,中译本马上就要出版,《企业、合同和财务结构》,写得比较通俗易懂,概括了他在这方面的看法。

这里的出发点是假定合同是不完全的。任何做实际工作的人都知道合同不可能是完全的,很多情况下都会争吵不休,这是非常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合同不完全,就引出来了所谓剩余控制权(residual control)题目。剩余控制权就是合同没说清的地方谁来做决定的权利。谁有控制权谁就来做决定。假如合同都写清楚了的话,在这个意义下的所有权就没有意义了。由于既然所有的纠纷在事先都写清楚了,谁拿多少,那所有权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用剩余控制权来定义所有权与传统的用剩余收进定义所有权就不太一样。按照这一框架,企业所有权概念中最重要的是剩余控制权,而控制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合同不完全。从这里就引出有意思的角度。控制权(control rights)实际上是一种权力(power)。这就从通常学研究的资源分配题目扩展到研究权力分配题目。这十几年来对这个题目的研究已经应用到非常多的领域,比如公司财务/、甚至经济学。从合同不完全这个基本的假定出发,即使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题目,照样存在所有权配置题目。控制权会给控制的人带来很多好处,这些好处可能不反映在工资、期权那种能写出来的收益上。每个国有企业的治理职员都清楚,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最大收益是那些看不见的收益:对车子的使用,对屋子的支配,可以送支属往国外,可以改动帐目从中给自己带来很多看不见的好处。谁有控制权谁就能较轻易地得到这些好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所以不完全合同的分析框架确实使对于所有权的分析前进了一大步。但我不觉得这是对完全合同的分析的一种替换,由于这里面分析的题目不完全一样。在完全合同里,由于有关合同不完全时出现的题目被假定掉了,使得它可以集中地探讨信息不对称题目,以及什么样的信息好,什么样的信息不好这样的题目。而在合同不完全的框架下,事后重新讨价还价而造成的本钱收益题目便是分析的中心。固然最初的研究是诸如套牢(lock-in)这样的题目,但是发展到现在,已经跳出了这样的题目。比如,一个应用是研究债权和股权的差别。通凡人们看到的是收益形式上的差别,即前者是固定的利息收进,后者是剩余收进。但从控制权角度看,两者又有另外的差别。就是说,在企业健康的时候,控制权在股东手里;一旦破产了,控制权就转移到债权人手里。

我的爱好是研究在转轨经济中的企业所有制和控制权的题目。我觉得,这两条主线都非常有用。在转轨过程中,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很多合同更不完全。首先,在发达国家能写得很具体的合同,在我们转轨经济中就不会写得具体,由于人们还没有经验。第二,在发达国家有一个好的执法机构在后面执行合同,由于那里有一套法制体系,政府是第三者。这就不是我们这里的现实情况。事实上,转轨本身就是从原来没有法治的状态,转向有法治的状态。因此,我们在多数情况下就不能假定政府会公正地裁判经济合同。我们通常说,政府不是一个第三者而是一个经济的参与者。至少在我们还未完成转轨过程之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假如是这样,你对签的合同,能相信它能全部被执行吗?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全部被执行的。所以,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很多激励题目在成熟的经济中可以通过完全合同解决,但在转轨过程中则不会,由于基本的制度不一样。这就说明,不完全合同这一分析工具对于我们研究转轨时期的企业是非常有用的,运用这样一些分析工具来重新看一下所有制题目,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上一篇:战略同盟内企业组织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