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第三种视角看企业政府所有制:一种过渡性制度(3)

2017-08-15 02:41
导读:三、政府对企业所有和控制的不利因素 下面谈第一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说,在制度环境完善的条件下,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角度,都很难说明政府对企


三、政府对企业所有和控制的不利因素

下面谈第一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说,在制度环境完善的条件下,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角度,都很难说明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所有和控制有任何上风。这有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是信息题目。哈耶克的基本想法是,信息是分散在全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社会里对所有的信息全部了解,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别人没有的信息。市场经济最大的好处,相对于计划经济,就是能够利用分散权利决策的过程而充分利用把握在每个人手中的信息。而计划经济试图把信息集中在某一个部分,然后做出决策,这是非常没有效率的。这是哈耶克1945年的论文,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观察。

但是哈耶克只是比较市场与中心计划,并没有比较企业的国有与私有。政府所有企业是否比私人拥有企业具有信息上风?考虑一个对等情况:国家作为一个所有者,聘用一个经理来经营国有企业,而一个私人老板也雇用一个经理。在两种情况下,所有权和经营权或控制权都是分离的,所有者都不可能有完全的信息,但谁有可能有更好一点的呢?我们比较难说明政府有什么上风。由于任何政府可能有的对经理的监测方式,一个私人老板也会有,还可能更多。为什么可能更多呢?这是由于假如企业全部是国有独资,那么信息监视来源只是国家一家。但是假如所有权是分散的,比如说一部分股份公然上市,那末就有很多投资主体在市场上对它进行监视、评价。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以及评价公司就是靠搜集、传播这种信息为职业的。它们有激励这样做是由于企业的所有权是可以买卖的。有了产权的变换之后,才可能把信息出让,由于人们真正是在用钱买东西,这个信号是有用的,不然只是对它做一个评价,没人知道你这个评价是对的。假如国家垄断了一个企业的所有权,这种信息来源就少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方面是政府行为的目标题目。我们不能假定政府永远是政治目标。但是我们可以假定政府的目标不是纯经济的。比如,当银行是政府所有时,政府可以让银行接受退役军人,安置这些人当然是政府的一个目标。而私人的目标不可能是为了接纳退伍军人,他是看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对我有用。但政府确实有这个职责。军人是为了保卫国家,有社会目标的,对军人的许诺是退伍后安排就业。这也是一个合同,这是无可非难的。并不是说政府不可以干预私有企业,当然可以。但是当政府拥有了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它就可以比较轻易地、低本钱地干预企业。由于政府不是纯经济的目标,所以它的很多决策从经济效益角度讲,相对于私人企业来说,具有更多的扭曲。这并不是说政府是非理性的。就它的非经济目标而言,它是理性的。假如我们把经济效率作为主要的标准,政府行为的目标题目经常就直接导致政府拥有企业没有上风。

第三个是政府的可信承诺题目(credible commitment)。政府不同于人和其它机构是由于它的权力很大。这个权力大,又是好事又是坏事。权力大了以后,可以做很多事。也正由于如此,事先承诺不做某些事事后就变得不可信。比如中心银行的货币政策,一种观点以为,中心银行应该采用事先固定的“法则”(rule),而不应使用事后“随意性决策”(discretion)。与此相关的是中心银行的行长任期应该特别长,不受政府换届的。总而言之是希看通过这些制度安排使得政府承诺的稳定金融政策变得非常可信,不因一时的经济低迷而做出一些对于长久经济稳定不好的决定。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基本原理,即要想使承诺变得可信,应该增加交易本钱,使政策变化的本钱上升。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似乎有背与通常的直觉的原理。在世界银行的一个有关项目评估中的制度作用的研讨会上,主持人在开场白上说:“我们最近从制度经济学学到很多东西。我们要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尽量减少交易本钱。”后来我评论说:“这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当可信承诺是主要题目的时候,我们要增加信息不对称,增加交易本钱。这是为了保证当时所许诺的过后不改变。在转轨经济中有两大现象与承诺题目有关,一个是软预算约束题目,一个是随意增税,乱收费题目。事先说“你要亏损,我肯定不补”。事后发现,题目出来了,还是非常理性地往补。事先说好了,“我保证什么税也不加,也稳定收费”。事后看到你的利润多了,又变了政策。这两种情况,对人的激励都是非常不好的。权力越大,控制的资源越多,往往不轻易做出可信承诺。比如当政府控制中心银行时,当它看到这么多企业破产,它就想办法把它们救出来,假如没有钱,它就可以印钞票。假如另外一个政府不控制中心银行(比如地方政府),也不控制这么多资产,那么它就无力往解救。所以权力大,在某种程度上是负担,不是资产。
上一篇:战略同盟内企业组织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