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
2017-08-17 03:06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果之一,它为我国的改
摘 要: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果之一,它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它的体制创新对公有制企业产生了体制示范效应、它的高效生产改变了长期困扰我国的短缺格式、它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
就业机会和国家税收。
关键词:国家经济;民营企业;经济体制
2000年以来,民营企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对中国GDP总量的贡献己经占到50%以上,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撑气力。中国经济的动力源就在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营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气力;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较多地使用劳动力资源,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等等。
1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成类型
依据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个体企业。主要指在国家工商行
政治理部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在改革开放前就有,但在不断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条件下,有也可视同没有。由于少得可怜,而且主要为修鞋匠、蹬缝纫机、理发的专业户等,根本没有什么产值。到1978年,偌大的中国,城乡只有15万户。因而现实中的个体工商户,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国家放宽政策后,重新发展起来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个体所有制经济既是独立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是少许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一般劳动者谋生和就业的主要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意识形态障碍。所以,发展的势头很猛。个体企业是我国民营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私营企业。即在五十年代中期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消灭了的资本主义工贸易。实际它们是在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条件下,在家庭承包出现了专业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则是在答应待业青年自谋职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基础上,增加雇工,扩大经营规模而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是把社会上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到一起的经济,它代表了比个体经济更高的生产力,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更大。
(3)民营科技企业。这全部是由科学技术职员下海创办的企业。其特点,①地隧道道的民营,机制比较灵活。②主要从事科研开发,有助于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所以它的活力最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创造的产值比一般私营企业还高。它们都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们经济持续发展的希看所在。民营科技企业不是所有制概念。其中既有民间的投资,有私有的成分,也有公有的投资和资产。这种经济主要是在大中城市,多半集中在开发区。到现在,全国经过确以为科技企业的大约有八、九万户。还有一些是没有经过确认的,总数大约在十四、五万户左右。其中有一些已经在海外或上海、深圳上市,成了比较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像联想、四通、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等。
(4)乡镇企业。其特点有二:①是在农村乡镇办的非农产业,其成员尽大多数为转移出来的农民。②不受国家计划的控制。所以有时也把它列进体制外经济,实际就是民营。这部分经济原本是在人民公社时期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初,由于社队企业的概念包括不了农户办企业,农***户办企业等,经中心同意后改称为乡镇企业。当时的主要形式是乡政府、镇政府投资办企业,也有村民委员会办的企业,供销社办的专业合作社。个别地方甚至有外商或国家的投资。所以乡镇企业不是一个所有制概念。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正由于这部分经济不受国家控制,又符合市场取向改革的需要,一开始就彻底面向市场。所以发展很快,贡献也大。***夸乡镇企业是异军突起,三分天下有其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市场供求出现了买方市场,加上原有的部分乡镇企业在体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的弱点,亏损面增加,不得不进行整顿、改造和改制。像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通过所有制改革,尽大部分改为股份合作制或私营企业了。改革的实质是进一步民营化。所以近年来乡镇企业的总数有所减少,全国约为2100多万户,但活力和素质进步了。在全国乡镇企业中,还出现很多大的团体公司,产值上几亿、几十亿的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