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型企业的管制与补贴题目研究(2)
2017-08-21 01:27
导读:第二种称为固定价格(Fixed price)管制。在英国也称为价格封顶(Price cap)管制。实际上这种管制也有多种变化形式,不过其最为基本的特征是,政府给与企业的
第二种称为固定价格(Fixed price)管制。在英国也称为价格封顶(Price cap)管制。实际上这种管制也有多种变化形式,不过其最为基本的特征是,政府给与企业的补贴是一个固定的数额,企业得到固定数额的补贴后盈亏自负。固定价格的管制于1982年在英国首先施行,随后在英国开始流行,现在英国的很多公用事业部分如电力、自来水、自然气以及轨道交通都是采用固定价格的管制办法。
第三种称为激励菜单管制。这种管制试图融合前面两种管制办法,达到既能有效地控制住企业的本钱,又使得企业尽量少的获得逾额利润。这种办法通常是给企业一定数额的固定补贴,同时也对企业发生的运营本钱予以一定比例的承担。菜单就是通过不同的固定数额对应不同的政府承担本钱的比例来体现。由于这种菜单式的管制是最近随着信息不对称研究的成熟才出现的,所以现实中的应用还是未几见,在法国有些公用事业部分正在尝试这种管制方式。 三、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
1.我国轨道交通的管制与补贴中存在的题目。由于我国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的价格管制与补贴政策都基本趋同,在此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的情况为代表来了解我国轨道交通的管制中有哪些题目。
从2007年10月7号开始,北京市轨道交通开始实行全路网单一票制,票价2元。毫无疑问,政府将票价管制在较低的水平体现了地铁运营的公益性,但是地铁运营企业的票款收进不能弥补运营本钱的题目也同时浮现出来。北京市对于地铁亏损的补贴曾采用过不同的办法,在2004年之前,地铁运营的亏损主要是根据地铁运营企业实际发生的本钱“亏多少,补多少”。这种补贴的方式的明显缺陷是政府对于企业的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一并都补了,按理,政府应该只对实行管制票价的政策性亏损承担补贴责任,而企业经营不善的亏损应由企业自己承担。不过在现实操纵中,还没有发现如何精确的划分政策性亏损和经营亏损。鉴于这种补贴的弊端,北京市的补贴在2004年一2006年期间采用了固定额补贴办法,企业拿到补贴后盈亏自负。这种补贴比2004年之前的“亏多少,补多少”的补贴办法有明显的改善,即企业在这种补贴方式下有激励往压低运营本钱。同时在固定补贴方式下,政府无需对企业的具体经营进行监视审核。但是在实行固定补贴额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题目,地铁运营企业出现了较大的利润。作为非盈利或微利的公用事业型企业出现较大的利润与政府低价管制的目标是有冲突的,政府低价管制企业的本意是为了纠正自然垄断定价的高盈利,假如管制后再给与补贴导致企业还是获得了大额利润,那么管制目标实际就没有达到。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如何才能更好的补贴企业的分析和建议。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更好的补贴类似轨道交通这样的公用事业型企业呢?我们以为最为核心的题目还是如何找到一种公道的办法来激励企业。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就拿什么来激励它,只有真正了解了企业的目标函数我们才可能找到企业最为关心的事情。
(1)根据公用事业单位的特点确定其目标函数。我们根据国资委对于企业的考核标准可以了解到企业有激励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说明企业固然追求利润的动机并不强烈,但是努力做到盈亏相抵还是有很大动力的,究竟只有盈亏相抵或略有盈余时,企业的国有资产才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了解到了企业的具体目标函数后,剩下的工作是如何通过盈亏相抵来激励企业并且避开“亏多少、补多少”带来的本钱虚高题目。
(2)企业收进和本钱的结构分析。以前,北京市轨道交通补贴的基本思路就是“亏多少、补多少”,毫无疑问,这种补贴使得企业恰好达到了盈亏相抵。既然这种方式达到了盈亏相抵,那它的题目何在?本文提出的以盈亏相抵的补贴思路中如何克服这些题目呢?
“亏多少、补多少”固然能够使得企业总是维持盈亏相抵,根据这种补贴办法,企业多花一元钱,政府的补贴就自动多一元钱,企业完全没有控制本钱的激励。一个补贴政策的设计应该除了维持企业盈亏相抵外,还要激励企业压缩本钱。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当企业承担做一件事的代价时,企业才会有激励将事情做好。在实际中,假如让企业在耗费本钱的时候花的是自己的钱,那么激励题目就解决了。为此,我们可以简单的考察企业的本钱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