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合作博弈路径

2017-08-20 06:38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合作博弈路径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通过模型分析引出了合作博弈路径概念,将合作博弈路径
摘要:通过模型分析引出了合作博弈路径概念,将合作博弈路径界定为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变的路径。进而分析指出,在当前劳资双方经济权力结构失衡的格式下,资本不会主动往改变非合作博弈的现状,劳动力无力开启合作博弈路径,也即自发性合作博弈路径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借助政府强制推动合作博弈路径。强制性合作博弈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则决定于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也即只有基于法治的有限政府的推动,强制性合作博弈路径才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劳资关系;合作博弈路径;有限政府;私营企业
  
  一、模型分析:囚徒困境的消解与合作博弈路径
  
  谢识予在《经济博弈论》中“给博弈下了一个直白的、非技术性的定义”。他总结道:“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答应选择的行为和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根据博弈方行为逻辑的差别,可以将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是基于个体效用最大化的博弈,在非合作博弈中具有策略依存性的各参与者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改进,而不管是否损害到其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也即,他们在博弈中总是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在由L(劳动力)和c(资方)二人组成的博弈中,假定二人实力均等,原始收益为(2,2)。二人各有两个策略:合作与背叛,合作与背叛并不只是指合约的签订与解除。还包含劳资双方对合约的遵守与违约行为以及基于此的合作积极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劳资对抗等。各策略支付矩阵为。
  这个矩阵说明,假如都采取合作策略,每个人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利益,还将获得因合作而产生的收益,总收益为8,为博弈的帕累托最优解。假如c选择背叛、L选择合作,则c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利益而且占有了L的部分利益;相反,则L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利益而且占有了c的部分利益。在一方利益受损的基础上,二人的总收益为6,大于双方原始总收益4,但小于帕累托最优解8,为帕累托次优解。假如每个人都采取背叛策略,要么是合作不能发生,合作收益不能形成,每个人均保持原始收益(2,2),要么是每个人或要花时间和精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对方侵害,或因利益对抗而造成博弈双方总收益的下降。可以看出,无论对方做何选择,背叛都为每个人的占优策略。固然(合作,合作)能形成总收益最大的帕累托最优解,但在没有“有约束力的协议”情况下,双方均有通过调整策略,获得更大支付的可能和冲动,直至(背叛,背叛)时,该矩阵才会形成稳定的纳什均衡解。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下面我们在第二阶段博弈中再加进合作收益:当第一阶段采取“合作”策略时,会获得额外收益2,假如采取“背叛”策略时则没有额外收益。因合作产生的额外收益是指劳资双方的合作收益,合作收益是合作与背叛的函数。其额外支付矩阵为。
  假设在第一阶段段博弈双方知道这两个阶段博弈的各种策略下博弈的结果,所以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就变为了。
  这样,由上述两阶段构成的博弈中(合作,合作)是纳什均衡解。可见,解决合作困难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博弈的支付结构。而博弈支付结构的改变在于赏罚矩阵的建立,即通过“给对策者加以外部约束或内在化价值以改变收益方阵的相互关系”。
  
  二、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合作博弈路径的选择
  
  (一)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资本不会主动往改变非合作博弈的现状
  在经济权力结构失衡的社会条件下,私营企业特别是规模小、还处于成长阶段的私营企业,往往更注重资本积累的加速度,而对社会责任和劳动者正当权益一般会采取漠视的态度。所以,他们不是主要靠企业效率的进步而是采取低工资、低劳动条件、高劳动强度等非合作博弈策略往获取利润的高速增长。比如,在产业企业利润普遍下降的2005年,产业类的私营企业的利润增长达到47.3%,2006年上半年达到了52.9%。这些利润中包含了劳动者正当权益损失的部分。这种状况往往会在强势既得利益团体的影响下自我强化发展,走上“锁闭(loek in)”的路径。
上一篇:如何构建供给链同盟中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 下一篇:企业本质:劳动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