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及执行中应处理好的关系(3)

2017-08-22 02:45
导读:(三)正确处理好内部控制的灵活性,经济性和简便性的关系 企业控制系统应该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

(三)正确处理好内部控制的灵活性,经济性和简便性的关系
  企业控制系统应该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它也应该与企业内部的工作程序协调。假如内部控制太刚性,就会抑制工作的进程,实际上是浪费时间和资金。内部控制的程序应简单易懂,从其工作受到监控的职员角度看,不懂就意味着本身利益受到威胁;对治理职员来讲,治理的信息需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难以理解的控制系统只会产生不必要的失误和误解,而达不到控制的目的。
  (四)正确处理好“硬控制”与“软控制”的关系
  企业中的内部控制按控制的手段不同,一般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两种类型。具体而言,硬控制指的是内部控制制度中那些“必须”的和“硬性”的规定,要求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是谁,都必须遵守的规定,例如,实物盘点制度,定期对账制度等。它从客观上规范和约束会计职员及其他治理者的工作行为。而软控制主要是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层治理职员的治理风格、治理哲学、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的意识等,它主要是靠理念、习惯、治理者的综合素质、员工的职业操守、道德观、价值观等来维系以发挥其作用。
  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来看,目前更加需要发挥软控制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所有内部控制的关键都在于人。由于无论是对财的控制,还是对物的控制,都需要人往执行。因此,作为企业的高管职员,必须花费大量的心思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否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仍然会出现。企业必须软硬兼施,一方面狠抓制度建设和执行落实,另一方面对员工做好市场经济理念的贯输和企业文化的培育,实施综合控制,以期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正确处理好会计控制与治理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制度思想以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治理控制两个部分。前者是指对会计记录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其目的是为了进步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后者是指对企业内部非会计性质的经营治理活动所实施的控制,其目的是贯彻经营方针,实现经营目标、进步经营效率,增加企业盈利。但人们在熟悉上往往把内部控制看成是会计控制的事,实质上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经济行为过程,因此对应的内部控制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经营治理活动表现为制定经营决策,贯彻经营方针,组织经营计划的执行,检查经营活动的进度完成及安全,是一种企业行政和物流上的治理活动。内部会计治理活动则是围绕企业的经营决策进行风险防范、预算控制、本钱控制、用度控制、资产清查以及财产的安全与完整的保护,是一种以价值计量的控制活动。无论是内部治理控制还是内部会计控制,都是为维护企业利益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这一目的,有殊途同回、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同一控制的两方面构成了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只要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停止,内部控制作为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进行监视与控制的过程也就不能停止。企业内部控制不是几项或几百项机械的制度规定,企业经营治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要求内部控制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所以,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题目、解决题目、发现新题目、解决新题目的循环往复过程,因此,只有坚持抓好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始终贯串于企业经营治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经营治理的目标。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有其局限性。企业内部控制的逐步完善,对企业高级治理职员的权力必然有所削弱和制约,若企业高管职员对内部控制熟悉不足,定位不准,会导致对内部控制产生抵触,使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或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必须留意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国有企业只有尽快进行产权改革,改变所有权人缺位的题目,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成为企业高管职员的自觉行为,才能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保障企业的经营有序有效、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和增值。
上一篇:国有企业改革的评价及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