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范(2)
2017-08-23 03:15
导读:煤矿井下的H 2 S气体,主要是由于硫化矿物水解和坑木等有机物腐烂所产生的,有些煤体也能开释出H 2 S气体。由于H 2 S气体易溶于水中,因此,老空积水中含有
煤矿井下的H
2S气体,主要是由于硫化矿物水解和坑木等有机物腐烂所产生的,有些煤体也能开释出H
2S气体。由于H
2S气体易溶于水中,因此,老空积水中含有大量的H
2S气体。
4.二氧化氮(NO
2)
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有刺激臭味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448,极易溶于水。二氧化氮对眼、鼻腔、呼吸器官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对肺组织起破坏作用,含量0.0066%时,短时间内咳嗽、胸部发痛;含量0.01%时,剧烈咳嗽、呕吐、神经系统麻痹;含量0.025%时,短时间即可死亡。它比SO
2和NO危害愈甚,严重者导致肺气肿,甚至死亡。矿井最高答应浓度为0.00025%。
矿内爆破作业会产生一系列氮氧化合物,如NO、NO
2,NO在空气中又被氧化为NO
2。
5.二氧化硫(SO
2)
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4337,易积聚在巷道底部,易溶于水。SO
2能被眼黏膜和上呼吸道黏膜的富水黏液吸收,刺激眼黏膜和鼻咽等黏膜;在湿润的矿内,能与空气中水分子结合缓慢形成H
2SO
2或H
2SO
2,使其刺激作用更强。同时对煤矿井下的主要机电设备有较强的腐蚀性,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当空气中浓度为0.3~1PPm时,健康人可由嗅觉感知,使呼吸道轻度收缩,呼气受阻;4~6PPm时,则对鼻咽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长时间在5~10PPm的环境中呼吸,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咽炎。呼吸道阻力增大、呼吸道炎症及肺泡本身受到SO
2破坏的结果,可导致肺气肿和支气管炎哮喘。吸进高浓度的SO
2空气,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发生声门水肿和呼吸道麻痹,浓度400~500PPm时可立即危及生命。矿井最高答应浓度为0.0005%。
矿内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及在含硫矿物中爆破都会生产SO
2。含硫矿层也涌出SO
2。
6.氨气(NH
2)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剧毒的气体,对空气相对密度为0.9,易溶于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矿井最高答应浓度为0.004%。主要在矿内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产生。
7.氢气(H
2)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爆炸性的气体,矿井安全答应浓度为0.5%。它是在矿井火灾或爆炸事故中及井下充电硐室均会产生。
8.氮气(N
2)
氮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7,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在正常情况下,氮气对人体无害,但有窒息性。
在废弃的旧巷道或隔离火区内,可积存大量的氮气,从而使氧浓度相对地减少,使人因缺氧而窒息。
9.甲烷(瓦斯CH
2)
甲烷是矿井最为有害的气体(通常指瓦斯CH
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4。故常积聚在巷道的顶部。瓦斯分子直径小,渗透性很强,为空气的1.6倍,很轻易扩散。因此,封闭在采空区内的瓦斯,仍能不断地渗透到矿内空气中,从而增加空气中的瓦斯浓度。
瓦斯几乎不溶于水,很难凝固液化。在温度不高、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瓦斯的
化学性质:惰性极大,它只能与卤元素相化合。
瓦斯本身无毒,但不能供人呼吸,空气中瓦斯浓度增加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当瓦斯浓度达到40%时,因缺乏氧气会使人窒息死亡。
瓦斯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能燃烧或爆炸。
矿井最高答应浓度为1%。
10.地面生产系统残存有害气体
地面煤堆、矸石山自燃也会产生大量的CO、CO
2和SO
2等有害气体,井下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它们会对四周大气环境产生污染,也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常见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