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城县域经济内的企业发展(3)
2017-08-23 03:34
导读:三、舒城县域企业深化发展的建议 县域经济夸大的是区域上风和区域效应,更加凸显凝聚力、协同力、聚集效应及各要素的互补,并力图打破僵化的区位
三、舒城县域企业深化发展的建议
县域经济夸大的是区域上风和区域效应,更加凸显凝聚力、协同力、聚集效应及各要素的互补,并力图打破僵化的区位束缚。这就要求生存于其中的企业应在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中,发挥自己最大比较上风的同时通力进行。企业家们也需把握丰富的信息、创新的观念和敏锐的眼光。从而使产品和服务延伸遍布全球各地的目标顾客。在思考县域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对安徽省舒城县的企业深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发展方向,突出特色上风
首先,县区应该对自身的上风、劣势有十分清醒的熟悉,根据不同的企业状况、资源条件等因素明确各企业的发展方向,确定主导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特定资源有着自然的血脉关系,由此决定了县域经济必然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上风,企业发展也应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其次,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龙头企业在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它们经常代表着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又是当地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摇篮,可以带动四周一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市场和技术辐射以及人才输送。
(2)加强品牌建设
要形成市场辐射力强的企业,品牌效应的作用不可低估。对于县域特色产业来说。企业的产品品牌和地方产业着名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企业的着名品牌会增加当地产业的着名度;另一方面,县域产业的着名度又会使当地该产业的所有企业受益。中小企业普遍以为创立品牌投人大、时间长,自身缺乏相应的实力。因此,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增强对此方面的建设。如通过网站,举办专业会展、交易洽商会,举办旅游和文化节等手段来强化县域企业的整体形象,以整合起来的品牌上风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能将现有的比较上风转化为竞争上风,关键就在于把握自主研究开发的核心技术,从而避免沿袭以前仿制和低价竞销的老路,受制于他人。舒城企业应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转向资源开发技术与市场开拓技术并重,将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一体化。同时,继续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进步技术转化能力。
(4)搭建信息平台,扩展营销网络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知识、技术和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成为可能。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进程,而不是仅局限在一个地区的范围内。企业应通过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展览会、展销会等沟通交往的多种形式,搭建信息平台,促进产品服务的信息交流。
(5)产业结构优化
舒城县目前正以产业为主转向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着力发展旅游业及为其服务的第三产业。由此带来了
交通运输、旅馆服务、饮食业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旅游业连锁效应,拉动周边地区人口聚集。同时也能与周边地区企业形成上风互补,发展良好的产业配套关系。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可将制造加工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而本企业可优先发展贸易和研发能力,将生产过程外包,增强地区间的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假如说现在的安徽经济是一幅瑰丽多彩的历史画卷,那么,各县区的企业发展便是成千上万朵灿烂的花束。俯观皖之大地,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形象正逐步走向国内外市场。面对未来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有远见、有勇气的县域企业才能顺应发展、重视挑战、摈弃落后,以赢得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