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如何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3)
2017-08-26 02:07
导读:现代物流业是复合型产业,具有跨行业、多部分的治理特点,这决定了物流业只有在同一协调下才能有序发展。通过局部职能的调整,全面规划区域物流发
现代物流业是复合型产业,具有跨行业、多部分的治理特点,这决定了物流业只有在同一协调下才能有序发展。通过局部职能的调整,全面规划区域物流发展,对交通、仓储、外经贸、贸易、产业各行业间进行总体协调。
依托海港上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宁波市港自2000年建成亿吨级港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年快速增长,货物吞吐量年均增幅超过18%,4年翻了一番。2004年宁波市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2亿吨,稳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跃居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比上年增长44.5%,增幅连续6年列我国大陆港口第一位;2005年前三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0554.27万吨,同比增长20.3%。集装箱吞吐量为375.24万标箱,同比增长30.1%。可以预见,未来宁波港的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因此要充分利用宁波市优越的港口和已经形成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进一步开放物流市场准进和资本进进政策
积极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加大对外资的引进力度,促进宁波市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要逐步放开国内资本的进进,特别是一些民营资本有意进进物流业,可以降低投资出发点,在诸如土地审批等多个审批环节给予优惠待遇;要打破地区市场的垄断格式,努力促进区域同一物流大市场的形成。
组建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
由政府、相关部分联手改善现有的企业结构,培育资金雄厚、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的大型物流企业,来满足货运方面的需求,迎接新的挑战。通过竞争、吞并和强强联合等方式,一方面,形成少数大型、特大型团体企业,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以集中气力、抵御风险,领导行业发展新潮流;另一方面,筛选出一大批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以拾遗补缺、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物流活动的需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建立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宁波市尚处在发展现代物流的低级阶段,物流人才十分匮乏,目前从事物流的工作职员大多来自于原来的运输、仓储、港口等部分,知识面较窄。因此宁波市要想建设成为“长三角国际物流关键”,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引进、挖掘各种物流人才,通过长期
培训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培养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治理职员和专业技术职员。同时制定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吸引外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质出版社,2004
2.周启蕾.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瑾,杨开忠.空间组织与城市物流—供给链治理环境下的新透视.新华出版社,2005
4.中国产业舆图编委会编.中国产业舆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长三角报告编辑委员会.长三角报告—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