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化与中小企业应对措施(2)
2017-08-27 01:53
导读:(二)经济文化化有利于现代企业治理理念的更新。任何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始孕育并形成自己的文化。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企
(二)经济文化化有利于现代企业治理理念的更新。任何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始孕育并形成自己的文化。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时或者没有重视企业文化时,它只是自发地成长,缓慢的发育,并自发地对企业运营发挥作用。当人们在实践中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客观存在,并有意识的提倡和培植积极的企业文化,抛弃和抑制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从而引导企业文化向健康的轨道发展,尤其是把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治理当中,对传统的企业治理方式进行改造时,企业文化就转化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经济文化化进程的加速将激励中小企业尽快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的、落后的治理理念,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崭新理念指导实践,推动企业治理理念的更新和现代治理方法的运用。西方现代经济学以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明确的价值指向、高尚道德境界的企业工作群体,可以减少物质激励、制度规范监视所必须付出的高昂用度,降低治理本钱。中小企业通过加强文化建设,运用新的治理理念把对人的治理和对物的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实现治理功能的整体优化。
(三)经济文化化有利于增加商品文化附加值。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文化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必将推进企业及其产品文化含量的进步,带来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增加,进而使文化含量越来越成为决定商品附加值的关键性因素。“商品是一个载体,文化附加在商品上,商品有了文化的附加,大大进步了价值。这是现代商品价值中最为突出的表现。”[2]中小企业顺应经济文化化潮流,结合自身特点,加强文化建设,在产品构思、设计、款式、消费环境以及服务职员素质等方面很下工夫,努力打造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就会使产品增值、热销。同样质量的商品被打上不同的商标,其价格差别很大,文化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企业间商品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商品文化含量的竞争。商品包装的改变、色调的调整、服务质量的进步、文化氛围的形成都有可能使商品身价倍增,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经济文化化促进了营销理念的变化。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是企业所崇奉的
哲学和理念。现代市场营销应该是以顾客为中心而展开的活动,它关注的是如何生产能满足消费者欲看的产品和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服务。在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正在从单纯的商品消费,转向在消费中对企业及商品文化内涵的重视,消费的审美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行为不完全受经济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因素影响,这种消费导向就促使企业必须重视文化建设,营销策划者的营销理念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关注文化营销、服务营销。目前,全世界各产业的很多产品都面临供过于求的现象,要突破困境、赢得消费者,企业经营和销售向文化化方面发展是明智的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越高,其在一定的消费区域和消费层次就越受欢迎,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这是决定市场营销和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文化营销成为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将更加受到关注。 (五)经济文化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经济文化化促使企业重视自身形象、强化品牌文化建设,这将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不再是企业的产品,而是企业所创造出的品牌文化形象。企业不仅利用科技的上风,而且利用文化的魅力才能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形象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份额,是企业的重要市场竞争力。所以,现代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上风,必须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积极实施CI战略,在社会公众中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开拓了市场,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良好的企业形象能为企业赢得声誉,进而赢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者。在经济文化化的推动下,企业将积极寻求经济与文化交融的新路子,努力打造新的竞争力。企业间竞争日益转化为企业文化竞争,企业的文化创造力越强,产品的文化含量越高,品牌形象设计越好,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企业发展也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