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的混合股式激励模型研究(2)
2017-08-27 01:53
导读:此外,员工的收益由可变收益和固定收益两个部分组成,在传统的激励机制中,假如企业经营亏损后,员工仅仅承担其可变收益的有限责任,却仍可以获得
此外,员工的收益由可变收益和固定收益两个部分组成,在传统的激励机制中,假如企业经营亏损后,员工仅仅承担其可变收益的有限责任,却仍可以获得每个阶段由企业支付的固定收益αt。由于现在知识型员工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丈量评价且工作过程也难以实行监视控制,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员工往往会选择那些收益较大而风险也大的项目进行开发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企业所有者的风险预期,实际上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这种激励不能对员工的轻率冒险行为形成很好的牵制作用。
基于传统激励机制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我们将构建一种全新的知识性员工的混合股式激励机制模式。该模型在基于知识型员工特征和传统激励机制的同时,要求员工在初期对企业注进一定资本金,且在企业经营周期末分红时能获得两份不同的股权收进,一份是员工自身投进的资金回报,另一份则是知识型员工的技术进股分红。可看出,初期的资本金投进可较好地限制知识型员工的活动性且对员工的轻率冒险行为形成很好的牵制作用,而技术股权的分红则可以激励员工以最大化的努力投进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往,这种两股相结合的混合股必能在约束员工的同时最大地发挥知识型员工变革和创造能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假设1:在n个连续的企业经营周期中,知识型员工以有限合伙制的形式参与了N轮的企业经营周期。
假设2:在每一个企业经营周期初期,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签订契约,规定员工的固定收进αt和混合股股权收益,该收益取决于该企业的实际收益。
假设3:在第t个企业经营周期中,企业的产出函数πt与员工的努力程度et,员工的自身能力θ和外界随机变量ut有关。其利润函数为简单显性函数(Compers和Lerner,1999;Hellmann,1998):f(πt)=et+θ+ut。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假设4:知识型员工在第一阶段对企业注进个人资本金为D,获得的混合式股权数占该期企业总股数的比例为f(t)=(Yt+tγt)。其中Yt=D/Tt(Tt为第t阶段的企业总投进),且知识型员工的技术进股tγt则是随着员工在该企业工作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的。0<f(t)<1。
假设5:企业在第t阶段生产经营获利的概率为Pt,经营失败的概率为1-Pt,若在第t阶段获利,则知识型员工在按照契约规定获得固定收益外,还可获得混合股股权的收益,若经营亏损则以他的个人资金承担风险责任。
假设6:知识型员工付出的努力本钱函数与其自身的能力θ及工作努力程度et有关,能力θ越强,则Ct越小;工作努力程度et越大,则Ct越大,即梗茫簦功取埽埃梗茫簦梗澹簟荩埃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员工的本钱为:C(et,θ)=ke2t/2θ。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得出企业对知识型员工有如下的报酬支付:
St=αt+pt(Yt+tγ)πt-(1-pt)D(1)
员工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努力水平来效用最大化。即:
maxU=∑δt-1(St(π)-C(et,θ)(2)
δ是折现率,带进以上的公式,得:
maxU=∑δt-1[αt+pt(Yt+tγt)πt-(1-pt)D-](3)
要使其最大化,只要对其求导,并令为零。
et=(4)
该公式便是知识型员工的最优努力水平,并说明员工的自身能力越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他们越易于努力工作。且员工的最优努力水平还与混合股f(t)的大小有关。
把最优努力水平et对βt和Yt求一阶偏导,得:
=tpt≥0=pt≥0
可以看出,增加员工的技术股份分成γt和增大员工对企业注进得资金以增大其股份分成Yt,都会刺激员工进步其努力工作的水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此支付模型中,该模型要求员工在企业经营周期亏损的情况下要以其注进的资本金承担连带责任,这就对知识型员工的高频率跳槽和轻率冒险行为形成一种限制作用,同时模型中的技术股份分红也会极大地激励员工往努力工作。由此可看出,混合股能在不妨碍企业的利益下最大化的激发知识型员工的才能和潜力,为企业建立公道的支付契约提供了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