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与发展的设想与新探
2017-08-27 06:32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与发展的设想与新探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 当前我国以及国
摘 要 当前我国以及国有股份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混合所有制、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企改革股份合作制、劳动者股份所有制和虚拟股份制改造,不仅是企业走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人本型经济发展之路、进步企业竞争力、发展企业人力资本治理的需要;还有利于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公道化、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革 劳动者股份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 虚拟股份制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与支柱,因原因曾经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运转,缺乏独立自主权和自我积累,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沉重的包袱,企业不堪重负,举步维艰。帮助这些企业卸下历史包袱,不仅是这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振兴与发展之所需。
1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及政策综述
从国外经验来看,当企业陷进债务危机时,通常可以采取两种办法解决:一种办法是消极的办法,即通过资本市场变卖企业资产,或诉诸,破产清算,以抵偿债务,企业从此宣告结束。另一种办法是积极的办法,即通过企业改组、股份制改造等,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获得一次再生的机会。
陈元燮等学者以为,由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而陷进债务困境的企业不在少数,假如都采取第一种办法,则大批企业关停,工人失业,安定团结,无法承受。应该采取第二种办法,即进行债务重组,它可以有不同途径,而债权转股权是其中较好的一种办法。而要进行债权转股权,企业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与改造。
王珏等学者以为,国有企业之所以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就是要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的、股份制形式的民有经济。当前深化国企股份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公道化和治理结构规范化,混合所有制是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有制。国企改革的终极走向是要发展到劳动者股份所有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心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全面把握“产权清楚、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科学”的要求,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一重点和难点,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并结合多种企业改制形式,结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使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依照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肯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现状
从1983年7月我国出现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深圳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算起到今年,股份制在我国的发展已整整22年。这22年,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现状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一是股份制理论熟悉上的重大突破:从上段所知,股份制在我国改革的理论中,逐步得到肯定与运用,至党的十六大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又作了完全的肯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和突破,这在熟悉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奔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二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践的迅猛发展:首先是股份制改造面不断扩大,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改建和新设了大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其次是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增强了活力与竞争力,经济效益持续回升,总体实力和整体素质明显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