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的治理(2)
2017-08-28 05:38
导读:第二,在实施阶段,高校内部审计部分可通过以下途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视检查:一是定期审计高校财务收支情况,加强高校资金和财产物资治理,进
第二,在实施阶段,高校内部审计部分可通过以下途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视检查:一是定期审计高校财务收支情况,加强高校资金和财产物资治理,进步使用效益,保障高校各项事业发展;二是审计高校国有资产增减变动的真实性、正当性和效益性,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高校国有资产的公道配置和有效使用;三是审计高校大宗物资和设备采购招标、投标的真实性与正当性,以及物资、设备治理使用的效益性,一方面力求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不断进步物资和设备使用效率;四是审计校办企业资产,促进校办企业顺利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内部治理,规范运作,进步经济效益;五是监视、审计高校修缮工程、基建工程,对工程规划、设计、报建、招标以及开工、施工、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保障资金的投资效益;六是审计后勤产业经营决策、经营效益,确保后勤社会化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进行;七是审计国家财政拨进的专项资金(如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建设资金以及高校迎接教学工作水平和治理水平评估投进的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使专项工程达到预期要求;八是审计高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进步高校经济治理水平;九是审计高校下属部分创收收进,保证创收收进的真实性、正当性;十是审计高校教学效益、科研效益、服务效益,论证最佳决策方案,挖掘高校进步经济效益的潜力,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在终结阶段,高校的内部审计职员完成监视检查后就要对高校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性等进行评价,以确保高校教育经济活动在国家法规规定范围内正常进行,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包括: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高校各项教育经济活动或行为是否符合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保证高校教育目标实现,即是否有效地、经济地使用高校教育资源,做到公道配置,保证教育经济活动的效任性、效益性;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到位后是否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资产的安全完整等。此外,各级财政部分应加强对高校内部控制的指导和检查。内部控制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到诸多经济内容的
系统工程,而相对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专门职员、可行的监视检查制度能较好地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正常、有序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