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新加坡博物馆在华人文化意识重构中的意义(2)

2013-07-27 01:07
导读:相互促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积极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与威胁,是各民族面临的重大问题。 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鼓励华人文化产品
相互促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积极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与威胁,是各民族面临的重大问题。
  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鼓励华人文化产品的国际输出。在国内扶持民众开办各式各样的华人文化商店,建成华人文化街道与产品集散地,希望各大部门、单位等通过宣传、标贴,增强周围环境的华人文化色彩。
  《联合早报》对一些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商店进行了采访与编写,介绍新加坡街道华人文化发展与意识重构的最新态势,探究其商业与文化的结合方式,将其作为另一类型的“博物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2003年11月4日的《联合早报》刊登了署名胡文雁的《东海岸路重现土生华人文化:逛一街的时代缩影》一文。文章说,新加坡的加东和如切一带,原是土生华人的聚居地,极富特色。但是,因为时代变迁,这批“原住民”搬的搬、走的走,浓郁的土生华人生活气息不复存在。近几年,由于新加坡政府有意识地在这一带进行华人文化重建,因此,走在东海岸路上,还是可以找到昔日的回忆、过去的痕迹。特别是沿着加东广场(KatongMal1)往东走,直到教堂路(ChapelRoad)的圣家堂(ChurchoftheHolyFamily),短短不到5分钟的路程,两旁竞有不少的土生华人餐馆。这些店铺已构成了土生华人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是了解土生华人文化的另类博物馆。
  三、与时代结合的新加坡博物馆
  传统意义的博物馆文化是以实物为基础的博物馆藏品通过陈列展示而构筑的历史记忆。“现代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的基础上日益发展为一种以传播、交往、审美为中心,特别是以陈列展示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形态。这不仅标志着现代博物馆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的酝酿和构建,意味着传统博物馆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的转换。”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人,它向人们展示了进步是和文化遗产紧密相连的;博物馆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同时还为民族与社区的文化特性提供了保证;作为信息和交流的中心,博物馆是非正式教育的理想场所。所以,在当代文化背景中,博物馆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土生华人是东南亚地区的特有族群,富有传统色彩的土生华人历史文物,引起了新加坡科研人员的浓厚兴趣。新加坡政府也鼓励科研人员对华人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他们借助先进的媒体科技,建立一个虚拟的土生华人数码博物馆,使古老的华人文化与数字化时代同步行进,神秘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

  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利用高科技配以文物来呈现生动的展览,利用灯光和声响效果,将观众带人历史长廊,让他们身临其境般地了解历史。该馆推出了深受国人欢迎的多媒体展览“我们的故事”。这部经过重新包装的高度清晰的立体影片,已成为该馆永久放映的一部历史教育片。
  《联合早报》报道说,韩籍研究工程师宋美慧多次造访新加坡土生华人协会以及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旗下的博物馆,四处“挖掘”土生华人的生活写照及文物图片。有趣的是,宋美慧想研究的不是文物细致精美的花纹图案,而是如何将一件件历史文物“克隆”到电脑内,创建一栋立体的“数码博物馆”。宋美慧说,土生华人文化是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独有的文化遗产,很值得加以保留。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德国弗劳恩霍芬电脑制图研究院于1998年联合创办的先进媒体科技中心在2001年底展开研究,尝试采用虚拟实境的技术,把各种文物制作成几可乱真的三维数码模型。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让数码博物馆的外观,看来就像一栋土生华人居住的百年老店屋。参观者可以如坠入时光隧道,“走进”土生华人家里,观赏到古色古香的家具和色彩斑斓的器皿。如果这项研究得到政府机构或土生华人团体的资助,

上一篇:论新闻舆论导向与公民文化意识-新闻传播毕业论 下一篇:在电视新闻中树立“群众观念”-新闻传播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