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桩海地区第三系油气成藏特征浅析(2)

2013-06-30 01:00
导读:桩海地区油气富集,第三系四个层序均有井获得高产。位于第Ⅳ层序的馆陶组是本区主要含油层系。以1500m深度为界,上部油层以岩性油藏为主,下部油层

  桩海地区油气富集,第三系四个层序均有井获得高产。位于第Ⅳ层序的馆陶组是本区主要含油层系。以1500m深度为界,上部油层以岩性油藏为主,下部油层则以构造油藏为主,但多为稠油。馆上段油层集中在1350—1600m之间,分布范围广。馆下段油层集中在2000—2200m之间,圈闭面积小,但产能高。
  位于第Ⅲ层序的东上段是本区重要含油层系。其特点是圈闭幅度低,含油砂体薄层高产。
  第Ⅰ、Ⅱ层序以高位域发育为主要特点。下伏高位域中晚期储层发育,沿其上倾方向被不整合面遮挡,在上覆层序的湖侵泥岩的封盖下,形成地层不整合油藏;湖侵域储层不发育,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的局部构造高点上,在湖侵域泥岩的包裹下可形成岩性一构造圈闭。
  总之,桩海地区第三系主力含油层系主要分布在第Ⅲ、第Ⅳ层序界面及第Ⅰ层序界面上下。
  
  3 油藏类型与油气成藏特征
  
  桩海地区西部为埕北凹陷南斜坡,大断层少,油藏聚集主要受岩性及地层(地层超覆、裂缝)控制为主。中部、东部块断结构复杂,油藏类型以构造油藏(背斜、断块、断鼻等)、以及地层油藏(地层超覆、残丘)为主。该区油气成藏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断层是控制油气聚散的主导因素。桩海地区中部及东部位于埕岛、长堤和桩西潜山披覆构造带之间,受印支、燕山、喜山期影响,断层非常发育。多组东西向弧状断层及北东走向断层相交,既是油源断层也是封堵断层。下第三系烃源岩中的成熟油气沿断裂作大规模纵、横向运移,形成了沿断层呈叠瓦状展布的新生界、中生界及古生界油藏。东营组、馆陶组为砂泥岩互层,泥岩百分比较低,尤其东上段、馆下段更低,对油气藏的保存不利。但多数断层为生长断层,即在沉积物未固结时开始活动,这样容易产生起封堵作用的断层泥,增强了浅层的封闭性。即使断层两盘砂岩相对,由于断层泥的存在仍具封闭性。断层泥的厚薄,与油藏的高度息息相关。独特的断裂系统和岩性组合,决定了本区形成的东营组、馆陶组油藏一般为低幅度的油藏,且原油密度偏高,粘度较大。
  第二,含油层系自西向东逐渐增多。西部油藏主要为浅层岩性圈闭,封堵条件要求高,因此含油层系较单一。中部、东部由于断裂系统复杂,断层持续性活动使油气垂向运移活跃。沿着埕北断层下降盘,自西向东,东营组、馆陶组含油砂体逐渐增多,含油层段埋深逐渐增加。例如:西部油层集中分布在馆上段Ⅱ、Ⅲ砂组;中部油藏以馆上段Ⅵ、Ⅶ砂组为主,兼有东下段顶部及中生界油藏;东部则过渡为馆下段油藏,东营组油藏(东下段中部、底部,东上段中部、底部)及沙河街组、中生界、古生界油藏。自西向东呈现出含油层系逐渐增多的趋势。
  第三,东部馆陶组出现稠油。桩海地区馆陶组地温梯度为3.7—5.1℃/100m,为高温区。凹陷内形成的原生油气在馆陶组聚集成藏后,在高温条件下容易脱气形成稠油油藏。另外,由于在棋盘格式断裂体系中的近东西向断裂具张性特点,断层对油气封闭作用较差,轻质油易沿着断裂逸散,所以断裂越发育,距离断层越近,油质就越稠。老161至老斜901以东地区是构造运动由平稳变为剧烈开始出现大量断层的转折带,也是原油性质开始变化的过渡带。
  
  4 结论
  
  桩海地区第三系油藏西部主要受岩性和地层控制,东部以构造油藏及地层油藏为主。自西向东,含油层系逐渐增多,原油性质也呈规律性变化。
  桩海地区油气远景资源量十分丰富,潜力较大。及时总结规律,指导部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区多层系含油,勘探过程中只有深浅兼顾,才能取得较好效益。

上一篇:汶川地震滑坡遥感信息提取及灾害危险性评价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