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受生命的呼吸——读《老妇与猫》美文(3)
2013-07-16 01:12
导读:再者.文本 中女性与男性的对话 只出现在政府官员 和老妇人之间,其他的男性是缺失的.为什么呢?政府官员是男性的,这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着男性 的统
再者.文本 中女性与男性的对话 只出现在政府官员 和老妇人之间,其他的男性是缺失的.为什么呢?政府官员是男性的,这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着男性 的统治视野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老妇 人每搬一次家,房子的环境就更加的破落,这说明了政府在一步一步使老妇人走向了死亡的终点,女性在这样 的环境下,所拥有的最后结果只能是死亡。在政府为老妇人安排养老院的时候,老妇人并没有去。就文本所显示出来的显在原因是猫,老妇人舍不得猫.而笔者认为,老妇人不愿意去养老院的原因在于,她看到了政府安排的卑劣性,如果她进入了养老院,那么等待她的不仅仅是人身自由的散失。更是自我权利的消亡。老妇人的吉普赛人的血统给了她自由和意志的生理支撑,她是在以自己的逃离,去寻找另外的人 生道路,实现自我的人格和价值观。当然就结局而言,是必然的.人并不能躲避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在时代还不能允许女性寻找自我,现实自我的时候 ,首当勇者 。所要付出的代价就只能是生命的付出
三、两位一体的视角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文本中,老妇人和猫成 了这个生活舞台的主角 ,老妇人和猫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而更深层的考虑是。写作者与猫和老妇人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1.老妇人与猫的两位一体
细读之余,我们就能发现,原来老妇人和猫是紧密相连着的,她们拥有着异体同构的关系,即是不同的两个物体或者人物之间 。存在着某些方面或者相 同的行动、外貌 、遭遇等等 。就这两者的同构性而言,在文本中展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
首先 ,两者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相同的。20世纪 60到 70年代,英国经济是一片的萧条,社会福利政策基本处在瘫痪的状态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伦理道德一片混乱。文章中这样写到“这几个子女中,只有一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这是一个何等冷漠的社会,连自己亲生的儿女都这样,更不要提及老妇人周围的邻居。就因为老妇人喜欢 “推着她那辆旧儿童车,里面塞满了她买来的或是要卖的东西,走街串巷”,就认为“她已不再是个体面的人”,“二三十年的老邻居都说她神经有点不正常”。老妇人周遭的社会布满了对她的反感和排斥,老妇人不能更好 的融入到那乱糟糟的社会中而倍受欺凌。甚至于市政府总以为穷人着想的名义,一次又一次的迫使老妇人搬家,一步步的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反观文中的另一主角猫,“一只没家的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它是只杂色猫,黄色的眼睛很小,比起那些毛色柔和、体 态优 美 的两种猫来,蒂贝可以说 是等 而下之的”.可见猫的生活也不好,为了生活它不得不到处战斗搏杀.最后落得的是“一只耳朵给撕裂了口” 正因为两者之间的外在遭遇的相同,老妇人对着猫说“你这个讨人嫌的老畜生 。你这只老脏猫 ,谁也不要你,是吧,蒂贝,谁也不要你。你只不过是只没主的野猫,一只偷嘴的老猫,嗨 。蒂贝 ,蒂贝,蒂贝”,这里,老妇 人面对的是蒂贝.对话的对象也是猫,可是实际让人感觉到的是在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感叹.她把猫看成了自己的一个镜像,在孤独可怜 的时候 。在没有人理会 她的时候 ,她把猫 当成了一个倾诉的对,当成了对自己的感叹。
再者,两者在外貌上都是不“体面”.在个性上都是顽强而自立的。老妇人因为厌倦了体面的工作而开始贩卖旧衣服 ,在搬进贫民窟居住的时候。她跟猫一样的脏了。“蒂贝浑身发臭,不过,蒂贝并不 比它 的主女人更臭 。在生活上,老妇人四处贩卖 旧衣服来养活 自己,即使没有了养老金 ,她凭着 自己的生意 .生活过得也不错 ,而当猫吃腻了罐头猫食或赫蒂喂它的面包和袋装 肉汁的时候。便 自己去捉鸽子吃 ,甚至给老妇人带来鸽子作为主人的晚餐。她们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她们挣扎着在这个混乱和排斥她们 的社会里生存着,饥饿和贫 困虽然伴随着她们 ,但是那种坚韧的毅力却带 给她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最后 ,两者在命运上有着共同的归宿。老妇人 因为饥饿和病痛悲惨地离开了人世间,在去世前,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和混乱提出了最前的控诉,“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四个子女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