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权问题(2)
2013-08-26 01:06
导读:句修改变形,使之适合她的思想的自然形态,使之既不被压垮、也不歪曲她的思想。当一名女性动笔写小说时,她会发现自己总想更正现存的价值观想认真
句修改变形,使之适合她的思想的自然形态,使之既不被压垮、也不歪曲她的思想。”“当一名女性动笔写小说时,她会发现自己总想更正现存的价值观——想认真地对待那些在男人们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并使他们认为重大的事显得无聊。……她们开始尊重自己的价值感受。由此她们的小说题材显示出某种变化。她们似乎变得不再那么专注自身,而是更多地关心其他的女人……妇女开始探讨考察自己的性别,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新方式来写女性。”①这里她鲜明地提出作家的任务就是记录下心灵在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主观感受,第一次高扬起“女性写作”的大旗。 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第三阶段的女权运动,这次女权运动的大背景是法国和西欧的学生造反运动,以及美国的抗议越战的和平运动,黑人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和公民权运动。欧美政治斗争风起云涌,已超越了前两次女权运动在争取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的范围和目标,逐步深入到
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并努力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
在这个阶段,为欧洲女性文学的理论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是法国女性主义
哲学家露西·伊利格瑞。伊利格瑞认识到在父权制体系里寻找所谓的“中性”是毫无意义的,主张妇女应当以积极主动的声音讲话。她认为女性没有自己的语言,被排斥在理性的语言之外,所以,她采取一种解构的策略,对男性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解构。她把身体作为一个切入点,将身体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变成主体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身体话语就是建构女性的主体地位。女性要获得主体性,首先应该拥有自己的身体,拥有完整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有明确的对他人的意识。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女性文学创作方面,多丽丝·莱辛是当代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
多丽丝·莱辛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空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拮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
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暴力的孩子们》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The Golden Notebook,1962)。
《金色笔记本》叙述了青年女性经历做情人和母亲的故事,曾被全球数百万人当成女性独立的教科书。这本书后来成为格劳丽亚·斯坦因(Gloria Stienm)和杰曼·格理尔(Germaine Greer)等激进人物所拥护的女权主义的先锋理论。 但近年来,莱辛通过对现代女性的观察,已不再相信60年代的革命,是一个永久纯粹的胜利。她在《最甜蜜的梦》(The Sweetest Dream)中,通过讲弗兰西斯和其前夫约翰尼的故事,探讨“妇女如何在60年代转错方向”。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我不喜欢60年代,”莱辛说。“我不喜欢女性那时的所说所为,比如像她们吹嘘和多少男人睡过觉。”她将妇女解放归功于技术而非女权主义。她认为,避孕药片和省时设备,比如洗碗器,作用要比意识形态更大。
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笔下的现代女性与女权运动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女权主义者对男性经典作家,包括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作品都进行了批判。如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描述了五位男性经典作家笔下的女人形象,进而进行深刻的批判和精辟的剖析。西蒙·德·波伏娃认为,在蒙特朗的作品中,男人是超人,女人只是作为低下的参照物来证明男人的高尚,这是一种因果的颠倒;劳伦斯的作品虽然在性上肯定了男女的完美结合,但其中男性是引导者,女性只能充当被引导者,这是变相的男性骄傲;在克洛代尔笔下,女人更接近上帝,但她只是用来拯救男人的工具;布勒东虽对女性竭力赞美,但仍将女人看作男性之外的另一性;司汤达的作品能用更加人性的眼光看待妇女,但最终女性仍须依附于男性。这样,西蒙·德·波伏娃首次较系统地清算了男性作者的文学作品所虚构的种种“女人的神话”以及对女性形象的歪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