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2013-05-29 01:14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中医辩证属虚、瘀范畴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参松养心胶囊 中药疗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观察
2008年-2009年,我科采用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临床疗效较好,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6例患者均系武宣县中2008年-2009年住院病例,符合西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1]和中医病证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3-68岁,平均(56.5±6.6)岁;自发性心绞痛15例,劳力性心绞痛19例,混合性心绞痛8例;病程(7.4±2.3)年;伴有高脂血症29例,伴有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9例。对照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43-67岁,平均(56.8±7.4)岁;自发性心绞痛13例,劳力性心绞痛12例,混合性心绞痛9例;病程(5.4±2.1)年;伴有高脂血症17例,糖尿病5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医辩证分型属因虚致瘀症。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不稳定型心绞痛(排除梗死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病症诊断标准;③心电图检查有明显心肌缺血证据;④年龄40-70岁。
1.3 排除标准: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辩证标准者;确诊为冠心病心梗时及其他心脏疾病者;其他脏器功能不全及其他疾病累及心脏难以观察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消心痛10mg,3次/d口服;倍他乐克12.5mg,2次/d口服;阿斯匹林100mg,1次/d口服。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12h/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粒/次,3次/d口服。两组病例在观察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难以自行缓解者给予含服硝酸甘油。除低分子肝素连用5d,其他药物连续应用4周。
1.4.2 观察指标和方法:中医证侯以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为主;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的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