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
2013-07-07 01:44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
作者:郝金玉 于伟东 李芳春
巨大胎儿 相关因素及预后 临床分析
新生儿出生体重(NBW)≥4000g称为巨大胎儿,NBM≥4500g称为特大胎儿,属高危妊娠。近年来巨大胎儿发生率逐渐增高,巨大胎儿分娩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住院分娩的340例巨大胎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0年3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总数4560例,其中巨大胎儿340例,占分娩总数7.46%,作为观察组,其中特大胎儿7列,占分娩总数2.06%;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340例NBW<4000g的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4-40岁,平均(28.98±2.88)岁;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28.46±2.79)岁。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对比两组孕产妇产次,孕周、身高、腹围、体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并发症、分娩方式、B超检测胎心双顶径(BPD)及股骨长径等因素间差别。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产次 观察组初产妇285例,经产妇55例;对照组初产妇283例、经产妇57例,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经产妇巨大胎儿占经产妇总数的9.8%,(55/560)。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2两组妊娠结束时孕周,见表1。
注:妊娠>40周,巨大胎儿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3两组孕妇身高比较 观察组孕妇身高≥165cm者118例,对照组4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4两组孕妇宫高,腹围和胎儿BPD及股骨长径比较。
注:宫高,腹围为平均值,两组各监测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5孕妇本重,以体重增长指数比较。根据足月孕妇体重与身高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2×100,体重指数>0.28为超重或肥胖[1]。观察组132例,占38.8%;对照组35例,点10.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6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观察组有3例合并糖尿病,点0.88%,对照组无此合并症。观察组有56例并发妊高征,点16.5%;对照组有24例,点7.1%。
2.7两组分娩并发症 。
注:新生儿窒息为出生后Apgar评分≤7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