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乌头碱急性重度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体会(2)

2013-08-19 01:12
导读:3讨论 乌头碱类中药是风湿顽痹的常用药物,具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的功用。临床常因未经炮制,用量过大,煎煮时间不够等而导致中毒。纯乌头碱口服0.1
   3讨论 
    乌头碱类中药是风湿顽痹的常用药物,具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的功用。临床常因未经炮制,用量过大,煎煮时间不够等而导致中毒。纯乌头碱口服0.1mg,即可中毒,3~4mg即可致死[1]。
    乌头碱致命毒性主要是对心脏的毒性作用[2],乌头碱对心血管有以下作用:①兴奋迷走神经,引起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②直接作用心肌,类似洋地黄正性异位兴奋性,产生高频异位搏动,尤其是室性异位搏动,严重者可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及心室纤颤;③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引起血压下降。乌头碱中毒的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如在多发多源室早的同时出现心房纤颤或多发多源室早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或合并其他心律失常[3,4],这样给临床处理带来很大难度,患者大多死于心律失常[5]。过去采用阿托品、心律平、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抢救治疗往往时间较长而疗效不尽如人意[2]。乌头碱类中药均为辛温大热之品,双黄连注射液属于寒凉之剂,“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疗大法,且传统解毒常用银花、黄连之类。医学研究表明:双黄连注射液由中药黄芩、银花、连翘组成,其成分为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甙等,主要作用成分是黄芩苷,每300 ml注射液中含黄芩苷450 mg,黄芩苷作用范围很广,除抗炎外,几乎对人体所有器官及系统均有调节作用。由于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作用成分黄芩苷对兴奋的迷走神经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特别是对大脑皮质有抑制作用[6、7],黄芩苷有提高缺氧性心肌细胞中SOD活性,抗氧化,抗氧自由基,增强细胞活力,保护细胞膜,使乳酸脱氢酶释放减少,抗线粒体的损害等保护作用[7];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草乌中毒可引起多种复杂性心律失常,应用双黄连后短时间内多种心律失常均能恢复,而且能改善患者感觉异常、恶心呕吐等症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与报道[3,4]基本一致。其治疗作用可能是其拮抗了乌头碱的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中枢毒性作用和心脏毒性作用。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目前,双黄连早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但应用于救治乌头碱中毒报道不多,而且有产生不良反应的报道[8],因此,应用于救治乌头碱中毒仍应权衡利弊。

[1]周永红 .2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J].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95
[2]李志勇,孙建宁,张硕峰,等.近10年乌头碱类中药中毒临床文献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3):100-102
[3]肖桂林, 刘国栋, 刘发益,等.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中国急救医学 2004,24(2):140-141
[4]肖桂林,金益强,邓跃林,等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严重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4):57-59
[5]周兰兰,江勤,于英莉,等.双黄连粉针剂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5):27
[6]宋昆,肖桂林,石燕.双黄连粉针剂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7(4):38-39
[7]刘桦,吴晓冬,王红兰,等. 黄芩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通报,2002,18,(2):195-200
[8]贾守宁,杨卉双黄连注射液的过敏反应178 例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2):464-465
上一篇: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诊治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