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45例疗效观察

2013-09-30 02:31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45例疗效观察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寻常型痤疮是一种毛囊皮
        寻常型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青少年,病因复杂。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是引起痤疮炎症反应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因痤疮丙酸杆菌的代谢活动,造成非酯化脂肪酸释放是产生痤疮丘疹和脓疱的主要原因[1]。目前,痤疮的主要采用局部或系统性使用抗生素及维A酸类药物,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各种不良反应的产生,常导致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疗效不佳[2]。为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2008年8月~2010年8月,笔者应用红光与蓝光交替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5例,均为门诊的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其中男25,女20例;年龄16岁~23岁,平均年龄19.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1.4年。患者均为确诊的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按Pillsbury分级法为Ⅰ~Ⅱ度[3]。皮损主要位于面部,所有患者均具有痤疮典型临床表现,以炎性红丘疹、脓疱为主,伴有少量结节、粉刺,多数无自觉症状。入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轻中度痤疮的诊断标准;②治疗前2周内局部未使用过治疗痤疮的药物;③治疗期内不使用内服药物或其他外用药物。④可坚持治疗并治疗后能如期随访者。病例选择除外有光敏史的患者。
        1.2方法:
        1.2.1治疗仪器:以LED-I光动力治疗机为光源,可输出红光(633±10)nm和蓝光(417±10)nm。
        1.2.2治疗方法:每次照射前用清水清洁面部,用遮眼罩遮住双眼以避免光线对眼睛的可能伤害。光源距患者面部患区15 cm,红光剂量为40 J/cm2~60 J/cm2,蓝光剂量为60 J/cm2~80 J/cm2,使用红蓝光交替照射。20 min/次,2次/周,疗程4周。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及治疗后第4周对面部皮损进行评价及记录。治疗期间不使用药物治疗或其他物理疗法。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2.3疗效评估 评估时间:在治疗中的第1、2、4周评估记录以及治疗结束后第4周进行随访。评估内容: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1、2、4、8周的面部粉刺、丘疹和脓疱的数目,得出非炎性皮损(粉刺)和炎性皮损(丘疹、脓疱)的平均降低程度,以皮损总数减少的百分率进行评价。疗效评估判定标准: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显效:皮损消退60%~90%;进步:皮损消退30%~59%;无效:皮损减少30%以下。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
        2结果
        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炎症皮损消退率逐渐增高,其中有2例出现局部轻度红斑样反应,面部瘙痒反应,予冷湿敷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治疗后第4周临床评估,治疗有效率为79.6%。
上一篇:浅谈对儿科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