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原因(2)
2013-10-06 01:12
导读:2.2影像鉴别诊断的要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老年脊柱结核需注意与转移瘤、浆细胞瘤、化脓性脊柱炎及布氏分枝杆菌感染、结核风湿症相鉴别。①转移瘤
2.2影像鉴别诊断的要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老年脊柱结核需注意与转移瘤、浆细胞瘤、化脓性脊柱炎及布氏分枝杆菌感染、结核风湿症相鉴别。①转移瘤: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大多数能找到原发灶,病灶内一般无死骨, 椎间隙基本正常, 骨质破坏多位于脊椎中后柱,呈“椎体-椎弓根”征;当鉴别诊断困难时, 可行增强MRI扫描。转移瘤引起的软组织脓肿由于内部血运丰富, T1W I强化后呈结节状、团状强化[3],故钆-二乙烯五胺乙酸MRI增强扫描是鉴别脊柱结核与转移瘤的有效方法。②浆细胞瘤;病变部位、分布、患病年龄与骨髓转移瘤相似,X线平片及CT扫描有特征性的穿凿状、鼠咬状及蜂窝状骨质破坏, 骨质疏松及病理性骨折; MR I表现为颗粒状长T1长T 2信号, 典型者呈“椒盐征”。③化脓性脊柱炎:临床多发病急, 伴高热、寒战, 急性期CT 表现为椎体旁软组织增大和脓肿形成, 但范围不如脊柱结核大, 骨质破坏区伴骨质增生硬化。④布氏分枝杆菌病: 本病是一种地区性传染性疾病, 多呈地域性分布, 有明确的病畜接触史或进食布氏杆菌污染食物史。早而广泛的骨修复反应是本病的影像学特点, 表现为软骨下和破坏灶周围弥漫性骨硬化。⑤结核风湿症: 系结核免疫反应性关节疾病, 病程中始终不造成骨质破坏是本病的特点, 常伴有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及关节滑膜增厚。
2.3防范误诊的措施:
2.3.1熟知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由于老年患者对外来疾病侵袭的全身反应性差, 因此老年脊柱结核常发病缓慢, 症状隐匿, 大多数患者在病变早期不易被发现, 但在外伤、负重甚至咳嗽等外力作用下, 易加重对脊柱隐匿性病变的损伤, 导致临床症状突然加重。因此, 临床接诊体重减轻、夜间疼痛明显加重的老年患者, 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仍是首要考虑的诊断。作为影像诊断医师, 既要熟悉老年脊柱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 更要深知老年脊柱结核的不典型临床表现, 将临床与影像资料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减少误诊。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3.2熟悉老年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点。由于老年脊柱结核的骨质破坏与修复过程相对缓慢, 以及结核杆菌在老年椎体内均匀播散, 因此常表现为椎体破坏广泛、病变椎体水平压缩、椎体旁软组织肿块小且少有钙化等, 这是正确诊断老年脊柱结核的前提。检查时如能仔细观察整个椎间盘的形态、椎间隙宽度及椎间盘异常信号的影像特征, 可能会避免误诊。
2.3.3全面了解脊柱结核影像学鉴别诊断的要点。临床影像诊断学上需与脊柱结核鉴别的疾病众多, 但是只要抓住各种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就能提高老年脊柱结核的影像诊断正确率, 减少误诊[4]。
2.3.4及时行CT引导下经皮脊柱病灶穿刺活检[5,6]。对于影像诊断困难的老年性脊柱病变者, 应尽早行CT 引导下经皮脊柱病灶穿刺活检, 以尽早确诊。
[1] 徐爱德, 徐文坚, 刘吉华. 骨关节CT和MRI诊断学[M ].济南: 山东技术出版社, 2002: 303
[2]荣独山. X线诊断学-骨、关节、眼、耳、鼻、喉[M].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01
[3]甄平, 刘兴炎, 李旭丹等. 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J]. 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8( 8): 601-602
[4]王小刚. 脊柱结核误诊为脊柱肿瘤30例临床分析[J] . 临床误诊误治, 2008, 21( 7): 40-41
[5]赵红梅.脊柱结核12 例误诊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06, 19( 4): 70-71
[6]于进超, 张吉玲, 王丽. 腰椎结核致腰椎管狭窄影像学误诊一例[ J] . 临床误诊误治, 2005, 18(10): 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