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手术预后的临床分析(2)

2013-10-27 01:08
导读:②将150只眼按术后矫正视力是否0.3分组分成两组,术后矫正视力0.3为A组,术后矫正视力=0.3的B组。结果:A组共33眼,其中存在黄斑病变的32眼,占97.0%。B组
        ②将150 只眼按术后矫正视力是否<0.3 分组分成两组,术后矫正视力<0.3 为A 组,术后矫正视力>=0.3 的B 组。结果:A 组共33 眼,其中存在黄斑病变的32 眼,占97.0%。B 组共117,其中存在黄斑病变的88 眼,占75.2%。 
        
        由表6 可得:在术后低视力的33 眼中,32 眼存在黄斑病变,黄斑病变的占了高达97.0%,而在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 的117 眼中,约有75.2%的存在黄斑病变,两者存在差异(x2=7.615,p<0.01)
        2.4 手术年龄
        将150 只眼按年龄分为两组:A 组为手术年龄<60 岁,共123 眼,最小17 岁,最大59 岁,平均48.4 岁。B 组为手术年龄>=60 岁,共27 眼,最小60 岁,最大79 岁,平均66.3 岁。 
        
        手术年龄见表7 和表8。表7 得:年龄<60 和年龄>=60 的患者手术效果总体上都是存在的,A 组术前平均矫正视力为0.3,术后0.52(配对t 检验,p<0.05)。B 组术前平均矫正视力0.18,术后0.32(配对t 检验,p<0.05);年龄>=60 岁组黄斑病变发生率(92.6%)要高于年龄<60 岁组(77.2%)。卡方检验结果(x2=3.263,p=0.071),无统计学意义。表8 得:年龄>=60 岁患者的手术预后总体要比年龄<60 岁患者差。(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 眼数比例A 组(15.4%)<B 组(51.9%);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 眼数比例A 组(58.5%)>B 组(29.6%),卡方检验,p 都<0.05,差别显著。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 讨论
        总体手术效果:屈光晶体置换术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人疗效显著,统计学分析见结果部分。150眼中有121 眼最佳矫正视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术后矫正视力>术前矫正视力),占总数80.7%。但是仍有29 眼最佳矫正视力没有提高,其中甚至有6眼矫正视力下降,并且有22.0%的眼数在术后仍然矫正视力没有超过0.3.说明存在部分病人的手术预后不是很理想。屈光晶体置换手术已经广泛用于白内障患者的,并且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手术预后都比起单纯白内障大打折扣,其原因无外乎于高度近视对于手术效果和手术预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就探讨了患者年龄,眼轴长度,黄斑病变对高度近视白内障屈光晶体置换手术的影响,力求能够给临床一定的价值。
        ①眼轴:徐乃华,程远的《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89 例临床分析》发现高度近视自内障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术后视力恢复程度与眼轴长度及眼底病变有直接关系,眼轴越长,眼底病变越重,则术后视力越差[1]。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②黄斑病变:通过本研究发现:黄斑病变影响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晶体置换术的手术效果和手术预后。黄斑病变与术后低视力的关系密切。这与聂鑫,柯敏的《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指出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手术预后较差原因在于黄斑变性的存在[2]的研究结果一致。
        ③手术年龄:通过本研究发现:年龄>=60 岁患者的手术预后总体要比年龄<60 岁患者差。张金华等人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发现术后视力的恢复与年龄呈负相关性,即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视力有下降趋势,但与眼部是否有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更密[3]。本研究与他们的研究结果相似。笔者认为,虽然眼轴长度和手术年龄都是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但是它们都和黄斑病变的发生率存在的一定得关系,所以认为黄斑病变相对于眼轴长度和手术年龄更为主要。当然要证实需要进一步研究。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以上的研究结论说明:积极仔细检查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各种术前情况对于了解患者白内障手术效果和预后意义重大,特别是眼底和黄斑的检查,可以明确提示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如果存在严重黄斑病变的患者,比如黄斑裂孔(本研究存在3例,术后矫正视力都低于0.3)等,预后情况极差,可以考虑列入手术相对禁忌症。所以就提示临床工作者,在手术之前务必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其眼底和黄斑病变情况。对于已经出现严重黄斑病变或眼轴较长或年龄>60 的患者,要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向其明确手术效果和手术预后较差。
参考
[1] 徐乃华,程远.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89 例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6,14:450.
[2] 聂鑫,柯敏.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
[3] 张金华,等.高度近视患者的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4,12:3.
上一篇: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总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