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从表3可见,共检测各种餐饮具1 520份,杯类合格率最高,为77.78%,盘类次之,为67.24%,碗类和勺类依次减少,分别为62.76%、56.11%,从表4可见,经χ2检验,P<0.05,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我区餐饮具消毒的不均衡性。表3 各类餐饮具检测结果 餐饮具检测数合格数不合格数合格率表4 各类餐饮具合格率的比较 对比值 四格表χ2值P值检验水准修正值检验结果杯与盘注:调整检验水准α'=α/比较次数=0.0083,*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大型餐厅餐饮具消毒效果最好,中型餐厅次之,小型餐厅消毒效果最差。餐厅规模越大,设备越完善,餐具消毒柜使用率越高,餐具消毒管理越好,餐具消毒合格率也越高,而小型餐厅消毒设施不完善,使用消毒柜较少,管理较差,合格率低[2]。小型餐厅由于规模小,操作间面积小,没有单独的洗消间(区域),餐饮具保洁设施不完善,易造成二次污染,且餐饮具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正常客流量的需要,尤其在用餐高峰常不消毒使用。
4 措 施
4.1 严格消毒制度和消毒技术规范
制定切实可行的餐饮具清洗消毒的操作规程。完善餐饮具洗消设施,设置单独的洗消间(区域),有专用水池,清洗时严格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严禁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按照餐厅规模的大小,配备不同消毒设施,大、中型餐厅配备电气两用消毒车,电子消毒柜等大型消毒设施;小型餐厅配备相应数量的电子消毒柜。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储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并对保洁柜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其干燥、洁净[1]540-542。
4.2 严格卫生许可
加强中、小型餐厅和食品摊点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按照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增加监测频次,每月至少一次,每次取样6~10样。
4.3 做好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
加大卫生知识培训力度,加强餐饮业消毒管理制度和企业自身管理,只有从业人员自身重视了消毒工作,并熟悉掌握餐具的各种消毒方法,才能主动、认真的作好餐饮具的消毒工作,从根本上保证餐饮具使用前的清洁、消毒,符合卫生标准[2]57。总之,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执行《食品卫生法》,确保人民身体健康,餐饮具消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督和监测,强化卫生管理,齐抓共管,完善卫生设施,落实餐饮具的消毒工作,提高餐饮具的消毒质量,把住病从口入,严防重大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2] 杨斌.海南省460家餐饮业单位餐具消毒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1997,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