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基本特性 眼科
透明质酸(hyaluronan,HA)为酸性大分子一线性黏多糖,由D-葡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的双糖单位反复交替连接而成。其盐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首先在眼玻璃体中发现。SH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体组织和细胞外基质中,在眼玻璃体、房水、滑液、皮肤及脐带中含量较高。SH具有高度黏弹性,独特的流变学特性和假可塑性,且无细胞毒性,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1]。
1 透明质酸钠对细胞的作用
1.1 参与细胞基质的构成
SH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和细胞周基质的主要成分。对于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完整,为细胞提供良好内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着细胞的生理功能。
1.2 抗氧化作用
粘多糖物质大多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SH可使紫外线辐射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二级产物如丙二醛(MDA)等明显减少。Campo等[2]的实验显示SH可以阻止细胞死亡,减少DNA断裂和蛋白质的氧化,降低羟自由基的产生,阻止脂质的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因此SH被证明具有抗氧化活性。SH的应用还可以阻止体内抗氧化剂的排除,减少细胞的损伤,证明SH具有抗氧化作用[3]。
1.3 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细胞周基质可使细胞免受具细胞溶解毒性细胞的攻击[4],该作用经许多研究得到证实。细胞周基质还可保护细胞免受病毒等刺激因子的侵害。HA是构成细胞周基质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细胞及组织的结构完整,为细胞提供良好内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定黏弹性的SH,在细胞周形成屏蔽,阻止刺激因子与细胞的接触。
1.4 促进愈合的作用
SH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间质中,具有上皮下基底膜样作用,使上皮细胞得以顺利移行,促进伤口的愈合。在创伤开始愈合时,血小板或周围细胞可产生一种活化因子,促进凝块中的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合成SH,与血纤维蛋白结合,填充至由血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内,使原有的血纤维蛋白网状结构变形、膨胀,产生许多空隙,利于细胞向基质内浸润和移动。在创伤愈合的不同阶段,SH和血纤维蛋白一起发挥构造和调整功能,对创伤愈合具有重要作用[5]。实验[6]发现,SH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使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增加,可以有效减少瘢痕的形成。
2 透明质酸钠在眼科的应用
2.1 在滴眼液中的应用
2.1.1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SH可作为眼用制剂的媒介,通过其物理增黏、膜亲和以及与药物的结合等作用,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减轻药物对眼的刺激,使眼部感觉湿润舒适,促进眼部创伤愈合。Herrero等[7]研究了水溶液中加入不同生物黏附性聚合物对2%托吡卡胺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SH的扩瞳药——时曲线下面积更高,最大瞳孔直径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都高,扩瞳效果可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可见,SH可使药物可以长时间存留于眼表,有利于眼组织对药物长久有效地吸收。
2.1.2 降低滴眼剂中防腐剂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