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

2014-05-08 01:03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毕业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横
毕业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横骨穴组(治疗组)和艾灸横骨穴(对照组)法,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夜尿次数方面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和减轻夜尿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穴,横骨;尿频/针灸疗法;老年人

夜尿频常见于老年人群,可独立发生,也常伴有肾病、糖尿病、膀胱病变、前列腺肥大者等多种疾病而发,影响睡眠[1]。笔者于2007年1月~2008年7月年应用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同时与艾灸横骨穴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均为2007年1月~2008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疗区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症状鉴别诊断学》[1]制定。中医诊断标准:①肾阳虚型:夜间多尿,小便清长,腰背疼痛,耳鸣,偶见下肢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细弱;②脾肾两虚:小便频数,夜间尤多,形寒肢冷,体倦神疲,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纳呆,便溏,舌质淡,脉缓或沉细。

    1.3  纳入标准  ①夜间排尿3~4次,应属于轻度尿频;②夜间排尿5~6次,应属于中度尿频;③夜间排尿6次以上,应属于重度尿频;④膀胱炎症、水肿和弹性降低时,刺激膀胱,引起排尿次数增多;⑤B超检查有前列腺肥大者;⑥有肾病、糖尿病、尿道炎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40岁以下;②合并心、肾、肝、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或精神病患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在观察期间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穴:横骨穴,配曲骨、气海穴。嘱患者仰卧位,行常规消毒后,取2寸毫针直刺横骨穴及曲骨、气海穴位,针刺得气后,右手拇食二指捻针,一前一后捻转,一次大指向前,一次大指向后,大指向前时用力较大,捻转幅度也大,大指向后用力较小,捻转的幅度也小,捻转次数行九阳数, 要求针感向会阴部放射,留针50 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 d。

    2.2  对照组  取穴:横骨穴,配曲骨、气海穴。患者取仰卧位,施行温和灸法,医者用艾条距离穴位2~3 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灸10~15 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医者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医者可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疗程同治疗组。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夜间排尿次数≤2次;显效:夜间排尿次数减少4次或减少>50%;有效:夜排尿次数减少2~3次或减少25%;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  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次数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病情分级统计学分析(Ridit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病情经统计学分析(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对减少老年性夜尿频的排尿次数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老年性夜尿频多是一种临床症状,应积极诊断原发病。导致夜尿频多的原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3]。生理性如睡前有大量饮水的习惯,习惯饮浓茶、咖啡,或高度紧张或神经质患者,睡眠不佳,当膀胱轻度充盈(小于300 mL)时即有尿意,以致夜间排尿频率增加,甚至造成习惯性夜尿,这类患者一般调整好生活习惯,放松精神,夜尿多的症状多会不治而愈。病理性:①肾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常首先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发展为肾性多尿,甚或肾性尿崩症。而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最易出现夜尿增多的症状。②心功能不全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等;③其他如电解质紊乱也可导致夜尿增多。提检些相关检查如24 h尿量、昼尿量与夜尿量、尿比重、12 h尿禁水渗透压、超声等,并要结合临床。

      祖国医学认为,人到40岁以后,肾气渐衰,膀胱失于温煦,不能正常气化,则水液失制,治疗基本原则是扶助元阳。现代医家王泽枝[2]认为其病机多为肾元亏虚;展玉萍等[3]认为此病主要因肾虚下元不固所致;俞柏贞[4]认为肾主水,肾虚则蒸腾无力,气不化水,水津不化,下注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司,则表现为多尿甚或尿失禁;岳景林[5]认为此病多从肾论治。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由盛转衰,气化功能也随之减退,老年人尿频而量多,尿色清白,正是肾阳不足,气化失司的表现。同时会有畏寒、四肢寒冷、双膝酸软无力、腰脊无力等症状。故辨证施治宜补肾益阳,化气利水。横骨是肾经的重要穴位,位居脐下5寸旁开0.5寸处,为冲脉与足少阴之会,主五淋,小便异常,阴器下纵引痛,小腹满。曲骨穴属任脉腧穴,《素问·刺禁》曰:“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此穴能调理气机,直达膀胱腑使其蒸腾气化正常而尿自通畅。气海穴为任脉膏之原,用于温补下焦元气,以温通经气,扶助肾阳,鼓舞膀胱之气化,而达小便固摄有常。针刺时施行饿马摇铃手法并行九阳数,更助元阳升腾,肾阳充则膀胱气化正常,小便得以固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本法在提高临床有效率及减轻夜尿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贾民谊.症状鉴别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06.

[2]王泽枝.补中益气汤治疗尿频症40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9,15(2):15.

[3]展玉萍,常宗范,石高举.固元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113例[J].吉林中医药,2001,21(5):34.

[4]俞柏贞.升提固肾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90例[J].吉林中医药,2000,20(6):40.

[5]岳景林.岳景林治疗神经性尿频验案[J].吉林中医药,2000,20(4):12.

    上一篇:带导丝套管针与普通套管针在房颤患者桡动脉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