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提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从沥青混合料、后场质量控制、压实和后期养护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1 沥青混合料优劣是质量保障的关键
1.1 沥青材料
在全面了解各种沥青料源、质量及价格的基础上,无论是进口沥青还是国产沥青,均应从质量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选用。对进场沥青,每批到货均应检验生产厂家所附的试验报告,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试验结果等。对每批沥青进行抽样检测,试验中如有一项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加倍抽样做试验,如仍不合格,则退货并索赔。沥青材料的试验项目有: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薄膜加热、蜡含量、密度等。有时根据合同要求,可增加其它非常规测试项目。
沥青材料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沥青运至沥青厂或沥青加热站后,应按规定分摊进行检验其主要性质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不同种类和标号的沥青材料应分别贮存,并应加以标记。
②临时性的贮油池必须搭盖棚顶,并应疏通周围排水渠道,防止雨水或地表水进入池内。
1.2 矿料
矿料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棚。(2)合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进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过筛,若有污染时,应用水冲选干净,待干燥后方可使用。
选择集料料场是十分重要的,对粗集料料场,重要是检查石料的365JT技术标准能否满足要求,如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磨光值及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以确定石料料场。实际中,有些石料虽然达到了技术标准要求,但不具备开采条件,在确定料厂时也应慎重考虑。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 沥青混凝土后场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后场是指沥青混合料生产场地,也即拌和楼场地。后场生产控制主要是确保生产成品——沥青混凝土保证施工要求,满足设计规定的有关指标。后场施工应注意:
(1)选拌制设备,从拌制设备上保证后场施工质量。以拌和机为中心的沥青拌合厂,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是一个主要方面,保证拌和楼的生产能力与工程规模相互匹配,拌和楼必须具备全过程自动控制,能够分析数据、核定生产量,能够进行拌和质量分析,最好具备匹配的二级除尘装置。选好了拌和机,再优选沥青加热设备、矿粉的外加剂添加设备及装载机等附属设备,从它们的性能和供需能力上确保与拌和机配套,以满足拌和机生产要求为准。
(2)拌制工艺上着手保证成品质量,在生产中,做好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保证目标配合比在拌和中得以实现是关键。要保证冷热料供料平衡,拌和楼不待料、溢料少,就要处理好冷料转速与流量关系、筛网孔径选择、热料仓供料比例的确定等方面。先从热料仓供料抓起,采取措施保证各仓均衡储料;保证原料稳定的组成和供料比例。接着抓温度及拌和时间的控制,保证沥青、集料及混合料拌和、储存、出场温度,严格控制每一盘的干、湿拌和总时间。
3 重视压实工作,深入研究压实质量的控制技术。
(1)重视设备的选型与组合。从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出发,恰当选择压路机的大小、最佳频率与振幅是关键性前提条件。选择碾压机型的基本原则应是:在保证沥青混凝土碾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少的压路机,提高工作效率。
(2)严格压实作业的程序及操作要求。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这是压实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压实的平整性。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混合料的密实程度将取决于该道工序。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最后形成平整的压实面。所有这些都必须严格作业程序和操作要求。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