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设计探讨(2)

2013-05-26 01:12
导读:4. 它不同于一般的思想 政治 工作或德育工作 学校现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由于认识上的原因,而将它归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或德育工作,主要体

4. 它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或德育工作

学校现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由于认识上的原因,而将它归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或德育工作,主要体现在各种设施、场地、活动形式和内容等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和检查,这会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而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无论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还是在实施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别。

二、专题活动设计:原则、策略与内容

(一)专题活动设计绝非随意为之,它必须坚持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第一,服务于学生,体现正面引导、积极性与普适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它是一种发展性教育模式。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不是针对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少数个体。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材料从性质上讲,应当定位于发展性教育,即主动的、积极的、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旨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机能,进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形成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至于少数有心理疾病和障碍的个体,不是通过教材来解决,而是通过个别咨询和治疗来解决。过多地在教材中呈现一些心理疾病现象,对大多数学生会产生一种“对号入坐”的负面影响。由此,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教材应尽量回避自我测试、自我诊断与自我治疗,要多从正面、积极的方向进行导引。比如,考试心理调适,应重点讲如何进行放松等训练,而不要将重点放在如何测试是否属于考试焦虑。

第二,服务于学生实际需要,体现生活性、现实性与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教育的理论出发,运用心理教育知识引导和发展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它不是将所有心理教育的理论灌输给学生,不要拘泥于心理理论的框架和学科本位界限,割裂学生心理的生活性和社会性发展脉络,为了心理学的理论而建构教材结构体系。通俗地讲,教材要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服务,不是为心理学理论服务。教材、教学改革的主流是淡化理论建构和学术性逻辑,强化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合。因此,生活性、现实性和发展性原则是改变“知识化”教材教学的重要策略。

第三,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体现趣味性、活动性和开放性原则。基于教材的定位是发展性心理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因此,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生动的情景设置、典型经验的提炼、实践活动的策划、开放发展的引导,使教材教学尽可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心理倾向、心理活动、心理特点等是纷繁复杂的,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优化的标准和模式,所谓千人千面就是这个道理。试图把所有人的心理素质结构归结到理论化的统一模式,那世界将不成其为世界。因此,良好心理素质的引导既要注重良性特质的方向,又要注意发展的开放性。

(二)专题活动设计策略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对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确立活动的目标就是确立活动所欲达成的最后结果。为了上好活动课,除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要分析他们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第二,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心理活动课要注重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要让学生感受到课上的内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你、我、他”。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自己的事。如果心理活动课能够借助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加以激发和进行心理品质的训练,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的作用。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上活动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师与学生应双方面的互动,以提供给学生各种体验或感受,而不是教师单方面地讲授心理学基本知识。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或行为,加强对是非的分析判断、识别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和把握各种机遇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与你产生共鸣、达成共识。而不要让心理活动课变成让学生“随心所欲”的游戏课。对于教师而言,任何形式的活动课都要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进行的,游戏也有一定的规则,把游戏和心理辅导有机结合起来。游戏为辅导服务,辅导又从游戏中领悟、启迪、体验。

第四,要注意每次活动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一节心理活动课,不可能包罗万象,更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心理活动课的设计,有时在一个问题中又会包含几个方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一节课内想全部解决,时间肯定不够用,这样可以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单方面的小问题,教师在导语中就明确告诉学生,这个话题我们将用几节课完成。比如说,择友与交往问题,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最多,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一节课把择友与交往的问题全解决是不可能的,可以分为:(1)选择什么样的人为友?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交友要不要讲义气?义气应以什么为标准?(2)人需不需要异性朋友?同性与异性之间的交往有什么不同?与异性朋友怎样交往?(3)中学生异性之间交往过密应该怎么办?等等。

第五,专题活动课要注意系列化。心理活动课要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而进行整体设计,形成系列化。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内容,或者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应各有侧重。否则,学生就会笑话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将自己当成“傻瓜”了。心理活动课不是学生出了问题要去解决才上心理课,而是要根据学生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下一篇:浅谈如何完成初三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