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教师职业内涵历史考察与教师地位发展探究

2013-06-11 01: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教师职业内涵历史考察与教师地位发展探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论文关键词:教师  职业内涵  地位&n

 论文关键词:教师  职业内涵  地位  发展 
  论文摘要:在教师职业发展的长河中,因为历史的积淀,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形成了被社会所普遍认同的职业角色内涵。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教育的组织形式不断发生变化,教育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但职业角色内涵一直传承下来,教师地位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化社会的出现,传统的教师职业角色内涵受到挑战。 
    一、老师职业角色内涵历史形成时期教师地位 
    整个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社会角色构成的。就教师而言,教师也是一种社会角色,这种角色也存在一定的职责和义务。在人类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劳动中,人类创造了自身的历史,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授,产生了人类教育的萌芽。当古人类脱弃动物的本能,不断创造新知,人类的间接经验—文化积累越来越丰富,文化总量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增加,给文化的传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人是文化传递和传播的中介环节,虽然物化或有形化的文化可以因物的存在而保存下来,但若这种外化或物化的文化不为人知,文化的传递和传播也不可能实现。文化只有被人激活,被人理解,被人传授,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延展,而这种激活和传授实质上就是教师的一种职业内涵。 
    教师职业的出现,前提是教育的专门化—学校的出现,知识的有形化。在知识有形化的初始阶段,由于劳动生产力还比较低下,不可能供养一批专门施教的“世儒”,同时,教学所需的“书”与“器”有限,也无力大面积在民间扩散,劳动人民也没有闲暇,没有精力,更没有机会来接受教育。在中国古代“居官之人,亦即教民之人”}1}(P78),居官贵族占有有形化的精神资料,垄断文化教育。在古代埃及,阅读和书写只教那些祭司候补人和从事公务的青年官吏。由于书写是文士的秘传技艺,所以文士一般集抄写员、律法师、注疏者于一身,形成了专职教师行会。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从古代教育发端看,“教师队伍”或兼职,或专职,但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掌握和拥有文化,占有有形化知识。他们仰仗知识文化的权威,使自己至高无上,备受世人景仰。甚至有些部落首领世袭知识和技能,以垄断知识经验来巩固他们的显贵地位。如舜的先祖“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fl)(P32)这种预报气象的候风知识本领成为舜的世袭家学,使他们世为虞君。 
   二、历史发展中教师职业角色内涵与教师地位 
    由于铁制工具普遍使用于制简和削刻文字,以及纺织业的发展,书籍抄录效率大增,给私人藏书创造了条件,加之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物质有了较多剩余。同时学术不移给私学的兴起和“士”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学校教育开始从劳动过程紧密结合的教育形态中脱离出来,产生了真正以教育谋生的职业教师,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 
    在古代教育史上,就整个教师群体看,教师地位总的不高。甚至出现对教师的彻底否定。如秦代就曾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l} ( P453)的取消教师职业的情况。汉代也有“焚书坑儒”,坑害教师的“壮举”。魏晋、隋、唐时期,受取士制度的影响,更是“师道不传,耻学于师”}Z}(P219),我国元朝素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农、九儒、十丐”之说。在整个封建社会,蒙学教师地位是极其低下的。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一般也是下级文人,穷酸秀才穷途末路时无可奈何的选择。“家有二斗粮,不为孩子王”,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反映,私塾教师往往每年所得报酬是极其微薄的。也曾有教师地位较高的记载,但这些人往往都是当时的名儒,是饱学多识之士,而且这些人多是“官师”,是为皇家贵族培养子弟的,并不是仰仗教师的内涵来显赫身世的。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在国外,历史上教师的地位也是比较低下的,特别是初等教育的教师。古希腊雅典侍候奴隶主儿童学习的教师是成年奴隶,称之为“教仆”,主人随时可以将其拍卖。19世纪以前,欧洲各国初等学校教师大多由教堂里的唱诗人,旅馆的掌柜,以及一些裁缝,鞋匠兼任,因为单凭教师职业收人,根本不能维持生计,而教师职业也就成了这些手工业者等补充工资的途径。而且,各国政府也主张为解决部分手工业者生活问题,提倡和特许他们包办当地的教育。进人19世纪以后,初等学校教师质量有所提高,但他们依然地位很低,在经济上受剥削,在政治上受压迫。 

    从以上史实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一个不争的现实。为什么在教师职业产生的时期,教师的地位会出现辉煌,即使在长远的“中世纪”黑暗中,也还是有一些名儒硕士受到社会的尊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仰仗了知识本身的权威。随着知识垄断被打破,教师靠原有的角色内涵—对知识的垄断,靠师道尊严来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是难以为继了。历史发展到18世纪末期工业经济时代,随着蒸气机的发明,资本主义出现,由于机器的使用对劳动者提出了文化素质和技术的要求,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客观上已经显露,教育需求的扩大,教师职业队伍形成。 
    由此推理,教师的地位应相应得到提高。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依然一直很低。如美国,1970年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为9269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同等资格人员的平均工资,1998年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提高到28300元,但这个水平依然低于其他行业同等资格人员的平均工资。前苏联1982年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77.6%,相当于工人平均工资的69.9%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理论上说,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保障有了政权保证,我国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对教师地位的保障。但是我国教师工资简直无法与国际同等情况国家相比。据统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下的国家教师收人指数在4. 88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美元左右的国家教师收入指数国际平均值在7以上,连印度教师收人指数也在3.5以上,而我国1982年教师收人指数只有1.68,而1988年却只有1.41。在知识的作用已经显现出其迷人的魅力,人们争相为学的工业生产时期,教师地位的提高却依然是个画在纸上的馅饼。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