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向哈佛学什么(3)

2013-07-07 01:44
导读:管理学领域哈佛商学院培养了美国500家大公司的1/3决策经理,其MBA个案教学教材经验风行世界。所谓个案教学,其方法是将企业情况发给学生 预习 并制


    管理学领域  哈佛商学院培养了美国500家大公司的1/3决策经理,其MBA个案教学教材经验风行世界。所谓个案教学,其方法是将企业情况发给学生预习并制定或修正其管理、营销策略,在课堂上讨论,教师分析引导,最后写出比较完整、有可行性的报告,还可售给企业。

    汉学领域  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首任主任费正清,自1932年起对中国政治制度、外交史等进行了50多年的研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汉学家,他的观点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许多学生分布在世界各国外交机构、高等学府。他撰写了《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观察中国》、《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中国人的思想与制度》、《新旧中国》、《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等大量中国问题研究专著。他与特威切特共同主编了15卷本《剑桥中国史》。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比尔·盖茨,他可说是经济、管理两栖类人物,自1995年来,已连续7年被评为世界首富,不过他不是专业对口、科班出身,而是在法学院二年级就停学的。现在哈佛说仍保留着他的学籍,不知比尔·盖茨什么时候才有兴趣重返校园?还有世界二富,股神巴菲特,他曾想读哈佛研究生,却被拒之门外,那是题外话了。

    四、一流大学的创新理念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有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哈佛经验为借鉴。现就本文论述范围,提出下列几点值得我们注意之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  一个高科技企业,仅有大量控图纸操作的装配工、维修工、勤杂工的严格考勤、勤勤恳恳、起早摸黑、加班加点,迟到五分钟扣奖金,而无设计师设计思想的根本解放、开拓视野、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在市场上是不可能有很大的份额、强大的竞争力的。同理,我们学习世界一流大学,如果长期整体停留、满足、陶醉于诸如师生比、选修课、学分制、论文数、排行榜之类,各种零敲碎打具体操作,缺乏对先进经验正误、高低、新旧的判断力,本校本学科的针对性,特别是缺乏总体观念、指导思想的深刻反思、根本转变,那是难以有结构性改革、突破性成就的。就以前面说的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为例,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第一,这些课程究竟反映了何种教育思想、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却看不到研究者本人的分析、判断、主见。其实,只有从该校课程改革的全过程看,才能从前期改革的不足中看到提出核心课程的必然性意义。而核心课程也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并非一成不变、完美无缺,直到今天仍在不断改革之中。如果不讲这些来龙去脉、前后过程,只是没头没脸孤立地提出核心课程,你罗列的课程再多,也只是一张排课表而已,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也不知他们究竟水平高在哪里?我们学它什么?怎么学法?第二,如果将罗索夫斯基的核心课程与该校维纳的学科整合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加德纳的多元智慧论联系起来看,特别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教育过程》,被誉为战后50多年来世界新教学论三大流派、教学论两部“圣经”之一,其教学思想指导意义非同寻常;他还率先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观察学科、课程建设,于1962 年在该校建立认知研究中心并任主任,这在当时是全球范围的创举,可知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核心课程,有其先进的理论指导,他们对知识、学科、课程结构的研究有优秀传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一些研究者并未注意这一大背景。第三,还要注意,该校课程、核心课程总体重点是什么?2001—2002学年度,该校核心课程共141门,其中文科104门、理科37门;由此追溯到360年前的1642年,三个年级课程表中共40节课,其中文科39节,理科1节,由此可知他们特别注重人文科学、文科的倾向与特点,因此其社会科学人才、成果特别多也就可以理解了。但与此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哈佛的理科成就远不如文科突出,与一些兄弟院校也相去甚远,这就意味着,注重文科、人文教育、通才教育的哈佛,文科、社会科学成就特别突出,理科并非如此。现在有些理工科大学、工科大学,甚至高专高职,在学习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时,是否考虑了自己学校、学科特点呢?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面向现实、将来,才是主攻方向  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之一,是重新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权威。这种思想表现在教育改革上,他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就是面向现实、将来,而不是面向过去。以这一要求来衡量,我国高等学校文科研究是做得很不够的,历次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中一等奖、特等奖,被誉为“划时代”、“里程碑”的,绝大多数是编译、编书、古籍编注,极少见针对改革开放、现实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创见理论、有世界影响的“论”、“学”,这就把方向弄反了,不是面向现实、将来,而是面向过去。自然,故纸堆要搞,也不容易,也有意义,所谓意义就是古为今用。但如果不是古为今用,而是颂古非今,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贬之为“野鸡”、“野路子”,鼓吹只有缺乏热情、保持所谓“距离”,脱离实际,故纸堆里讨生活,尊孔读经回到孔子那里去才是学问正宗,才是文科主要力量主攻方向,这是一个方向的错误,它注定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不是要创世界一流吗?请看哈佛大学,他们那些被称为世界名著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是探索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乃至理论体系的,这正是一流与否的区别所在,问题是我们是否有勇气看到并承认这种差距?自然,也要看到,故纸堆里讨生活,在文化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动辄得咎的年代,有其可以理解、应予谅解甚至同情的外界原因,但在小平同志要求“思想再解放一些”,中央大声疾呼要求我们教育创新以来,怎么还能不为所动、继续我行我素呢?

    大学要有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个体特殊性,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的,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积极先进、切实可行的办学理念方针、特色强项。特别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层次越高、个性越强。伯顿·克拉克甚至说:“我更加坚信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最著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其突飞猛进的历史辉煌时期,大多有其极富个性特征的办学理念方针,如柏林大学洪堡的新人文主义、学术自由,剑桥大学的创新理念,哈佛大学的“真理”校训,芝加哥大学的实用主义、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等。正因为他们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方针的正确指导,才能制订出相应的工作规划、操作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强项,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知识科技创新。柏林大学曾经是世界物理学圣地,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等在那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剑桥大学以牛顿、达尔文这样的高材生而骄傲,它出了6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世界高校之首。芝加哥大学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可控核链反应堆主持者费米、氢弹之父泰勒、美国学术之父杜威、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诺贝尔奖获得者65位,仅略低于剑桥,在美国居首位。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总体成果,管理学教学总体影响,堪称世界第一。但现在有些人言必称哈佛,其实哈佛并非什么都强,它诺贝尔奖获得者仅36位,比剑桥、芝加哥大学少得多;20世纪最著名的方法论大师波普、新自由主义代表哈耶克,两人都是伦敦经济学院的;即使在它最出名的管理学领域,美国排名第一最多的商学院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克莱蒙特研究院,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则供职于西北大学。大学也不是越大越好,纽约州立大学数十万学生,成就并不很突出。耶鲁大学位居美国十大名校之列,并无什么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历史悠久、贡献很大、声名远扬,至今仍没有“升格”为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孕育了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等2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全国科学奖章第一位获得者卡门,它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发射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99年排名全国第一,却是一所只有二千来名学生的小大学,他们信奉“小规模、高质量”的办学理念方针。
上一篇: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