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哈佛学什么(4)
2013-07-07 01:44
导读:相比之下,我们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中,有些现象、倾向是值得注意的。例如有些人喜欢人云亦云、一轰而起,缺乏自己的主见、思路,没有自身
相比之下,我们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中,有些现象、倾向是值得注意的。例如有些人喜欢人云亦云、一轰而起,缺乏自己的主见、思路,没有自身总体指导思想、教育理念上的根本转变,只是在一些并非根本、重大问题上低层次重复论证、简单模仿,甚至奔忙于表面文章、临时应付,搞什么百万年薪之类的轰动效应。在学校建设发展上,热衷于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千篇一律一刀切,一味搞大求全,片面追求所谓规模效应;单向思维,不想想问题的另一面,“大有大的难处”。在教学改革创新上,过分强调经费、机制等短期内无法根本改观的外界社会环境,而对真正自己用得出力、有自主权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校内部、教师自身办学理念方针、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下大力气认真修炼内功,失之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总而言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教学改革中要防止一般泛泛而论21世纪大学这个化那个化、盲目照搬照抄,应致力于自己独特见解思路、特色强项,把大学办出个性来!
第一学府应是国家智囊团、思想库 第一学府往往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的强大力量,特别是文科的最大集结。它集中了那么多高学历、高职称、高
智商人才,筹集了那么多经费、校产、设备、资料,花去了那么多时间、精力、智慧,责无旁贷
地理应对现实与未来事关国计民生、生死存亡、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发展战略等民族、社会、人类的最重大问题作历史、整体的考察,提出为前人、他人所从来没有,仅仅为研究者自身所独有的,关于被考察对象的本质、特点,发展规律、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对策,以供高层领导决策参考之用,这种应用、咨询、对策研究,就是智囊团、思想库的功能。尽管我们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能不看到,哈佛费正清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享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塞缪尔逊的经济学理论等,正是起了该民族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国策咨询、理论基础的作用。奈斯比特在对大量错综复杂社会现象的综合考察、分析基础上,作出了当代世界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巨大历史转折之中的判断、预言,定在各国社会学、未来学研究最前列,指出了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大方向,任何国家、单位、个人都不可能置身度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只会模仿,永远落后;惟有创新,才能超越!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英)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俄)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M].李原译。商务印书馆,1962.
[3](美)罗兹。原子弹出世记[M].李化川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4]胡适。胡适作品集(第25卷)[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6.
[5]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C].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6]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M].香港三联书店,1985.
[7]路甬祥等。科学之旅[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8]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主编。解读中国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王通讯,雷祯孝。试论人才的知识结构[J].人民教育,1979,(10).
[10]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M].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