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从顺应论视角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

2013-08-24 01:0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析从顺应论视角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顺应论 语码转换 大学教学

  关键词:顺应论 语码转换 大学教学

  论文摘 要:本文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英码转换现象。通过分析课堂上教师的语码转换,探索出更多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为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一、顺应理论与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是指在一次交流中出现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言语片段。说话者根据需要从使用一种语言(含不同语种不同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语言学家从会话分析,语言学,句,应用语言学等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以上研究认为课堂中的语码转换对教学过程总体起到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是存在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地进行语码转换,学生会产生一种依赖。语码转换不仅是一种交际策略而且是一种教学策略。
  顺应论是Verschueren在80年代就开始酝酿,1999年提出的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这一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顺应指的是使人类能够从所有可能的选项中做出商讨性的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接近或达到成功的语言特性。语码转换是为了进行顺应,从而实现预期的交际目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讲授课文时,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英汉语码转换目的就是顺应学生的各种需求。
  二、研究方法与语料分析
  笔者随机听取南京理工大学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讲授,并通过录音和笔录形式记录下来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授课过程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下面是选出比较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探讨课堂中大学英语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
  1.教师语码转换作为一种幽默的策略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T: ……here in this sentence “There was a fellow here last year, oddly enough a namesake of mine, 大家注意namesake 这个词,its meaning is one of two or more people with the same name. 就是同名同姓的人。Like the TV AD “你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和你同名同姓的人么?” (X in college English IV classroom)
  这是上午的第三节英语课,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很疲倦。同时“namesake”这个词语在本单元是很重要的词汇,教师为了取乐学生,引起他们对该词的注意,为了顺应学生的心理,教师转换语码,使用中文说这个广告词。结果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
  2.教师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保持面子策略
  T:“下面这个词是deliberate,“故意地”,这个词很重要,大家要记住它的拼写,(这个时候一个学生的手机响了) ……
  T: “Ok,I know you don't do that deliberately !” (笑)(Y in College English IV classroom)
  这纯粹是巧合,我们知道在课堂上接打电话都是不允许的。当学生电话响起的时候,教师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个事件的否定态度,同时为了保持师生双方的面子,因此教师转用英文表达,并使用上deliberately这个新词。这样可以产生一举两得的效果。
  3.教师语码转换作为促进理解策略
  T:“Next sentence‘Our lives, the lives of all humans, which are……'
  The sentence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we'd better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好,这个句子是由两个并列分句组成的。大家先找以下整个句子的主语?……对,our lives, the lives of all humans'…”(Z in College English IV classroom)
  当分析句子结构提到主语时,教师转换成中文表达,原因是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不熟悉英语语法术语。如果教师使用这些语法术语的英文形式分析复杂句的结构,学生很可能会很迷惑,甚至是听不懂。因此为了顺应学生的需要,促进他们的理解,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语码转换。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教师语码转换作为概括策略
  T:“An achievement test refers to……An aptitude test refers to…….所以,前者是用来测试现在能力的,后者是用来预测将来能力的一 (U in College English IV classroom)
  在长时间用英文介绍两种类型的考试之后,教师用中文进行概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顺应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对这两种考试有个整体的把握,并且能跟上教师上课的进度。这种策略经常是用于解释长句和复杂句。
  三、结语
  以上分析展示了教师语码转换作为各种策略在课堂上是如何实现的。
  教师在课堂互动环节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影响。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发现语码转换的更多种类型,探讨其在二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化的更多功能。我们期待这能为今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选择时机去进行语码转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约翰. (徐大明,高海洋译)甘帕兹会话策略.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Oxford:OxfordUniversity, 1999.
  [3]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 [J].当代语言学, 2004(1): 77-78.
  [4]李经纬,陈立平. 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 [J] .教学与研究,2004(5): 75-79.
  [5]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 [J].当代语言学, 2004(1): 77-78.

    上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文化差异 下一篇:没有了
    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