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选用原进行教学
教材的内容既是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又是对某种特定意义的阐释。在选择学习材料时,要特别注重其语言背景之后的文化含量,因为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没有任何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把一些原版外文资料作为阅读和听力辅导材料,即使用真实语言材料。所谓真实语言材料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说和写出的语言材料。本族语使用者用这些材料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真实材料不会根据一定的语法结构进行有意识的编排,也不会为了突出某一种语法规则或句型而有意识地组织语言材料,更不会使用学生熟悉的单词取代一些不熟悉的单词]。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纯正的英语文化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可以选择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和短文进行阅读和训练,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而具有文化内涵的短文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在较短的时问内大致了解异国文化知识,为进一步的文化学习打下基础j。
4.加强课堂语言实践学习
培养跨文化意识不是文化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在教师的中介作用下,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认识,并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1)听说训练 有人认为学生开口就算交际,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背单词、背对话、背课文就算交际,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教学观念。课堂内听说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侧重对语言的理解,后者侧重对语言的运用。要使学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能力,则在听说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课堂听说训练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听原版课文朗读磁带,让学生感受纯正的欧美英语语音;也可以设置某一特定的场景,如在商店购物,让学生自己组织对话,训练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将英语学习同自身所处和经验结合起来,并为后面的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2)阅读训练 英语阅读训练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开口说”、“动笔写”。学生花更多时间阅读,读更多的英语读物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词汇储备,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及特殊的语言习惯,更容易学会用英语思考、交流、。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常用大量的时间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然而浏览、精读、跳读、猜词等技巧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文化背景的理解之上。只有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阅读训练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将文化意识渗透到阅读中去时就能够更准确、更完整地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因此,要让学生真正享受阅读,体会文字中的乐趣,课堂手段必须多样化。不仅要加强师生间、同学问的互动,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3)写作训练 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既有遣词造句的问题,又有语篇结构的问题;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
对学英语的中生来说,文章的优劣与他对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这里说的文化差异不仅是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还包括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这种差异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反映操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在漫长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和价值倾向,不同的文化给学生提供了从不同方面看待事物的视角。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从跨文化意识这~窗口来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更高层面上拓展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价值内涵,以引起学生对文化价值的思考。
(4)角色表演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就语言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时地进行说解,指明其文化意义及使用中的文化规范。并可设置一些特定的文化氛围,参照教材内容,以课本剧为依托,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或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尽量以目的语文化的成员的身份表演,根据言语交际的环境来正确使用语言。由于大多生没有或较少有机会同英美人士接触和交流,他们只能将课堂作为操练和运用英语的主要场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交际训练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得体应用语言的十分有效的途径。例如,在学过有关问路的对话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学校所在市区的主要街道、商店、车站、邮局等物画成一幅示意图,用不同标志表示对话者的所在位置和目的地,并随时将其变换方位,让学生分别扮作旅客和民警,进行问路、指路的情景对话。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训练学生的口语,又能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地使用语言的意识。当然,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解释与,并组织学生讨论角色和表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