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4)

2013-09-29 02:24
导读:三、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学习和掌握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为了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

  三、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学习和掌握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为了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及拓展,教师应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努力营造一个英语文化氛围浓厚的第二课堂,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更广阔的舞台。

  1.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文化不仅具有的继承性,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语言现象、文化现象也在不断产生,外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了解、探讨、研究这些新的文化背景知识。外语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视听媒体和互联网络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优势,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收听广播、观看节且,了解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了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开设校园英语广播,让学生自己整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并用流利的英语口语向全校播送。通过全方面的接触,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

  2.学生课外阅读
  文化内容本身即广又杂,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又不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的积累。课外阅读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是扩大知识面的必要途径。教师在指导阅读时需要注意文章体裁的多样性,题材的广泛性,突出实用性与时代性、趣味性。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富含英美文化的报刊、网上下载的英语文章、各类文化小故事等。而让学生读一些简易的英文版的作品,做好笔记并交流心得,效果更好。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的风俗习惯、关系等文化以及该民族的状态、气质等方面最生动、最丰富的。当然在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时,教师要切忌包办代替,搞“一刀切”,把教师自己选择的材料强加给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之所以区别于课堂阅读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自主权。要知道,如果不能吸引所有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课外阅读就不可能长久地开展下去。另外,在平时报刊杂志的阅读中,教师也要提醒学生主动发掘和积累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才能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3.加强课外跨文化交际训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人们的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均离不开环境。在学校,越来越多的校园已经出现各式英文或中英双语标语、指示牌,并定期作适当更新。如此布置,学生在校内随处可见英语成语、谚语,身临其境。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多讲英语,并定期开展英语角、英语朗诵、英语、英语晚会、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学生除了在课堂及校园里了解文化,社会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大课堂,有更丰富、更全面的英语文化信息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去发掘。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探索和尝试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和nativespeakers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交际,了解世界文化,切身体验中外文化差异,培养世界文化意识,进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而且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和本国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融合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与语言使用有密切联系的社会文化因素。同时,教师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西方文化渗透到的各个环节,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操练。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目的出发,帮助学生排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努力做到文化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

上一篇:身如彩翼心有灵犀——试析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