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正篇阅读文章也应体现听说、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教材既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又要使学生在该情境中用英语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词汇、句型,而是将词汇、句型及语篇分析融会到任务中,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情境,想方设法把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而且任务或情境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及英语学习程度,所设的任务既不能偏难,也不能过简,可操作性要强,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结合实践,活学活用,提高运用能力。以《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第5课“The Language of Compromise”为例,在学了第一段后,给学生设计一些任务。例如:What’s compromise?Did you ever compromise?How, when and where? 许多学生通常会举他们身边或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不仅对这个单词记忆特别深,而且学会表达。第二、三部分描写两个妥协的例子及妥协后的感觉,接着让学生也来谈谈他们妥协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及妥协是好事还是坏事。于是学生对妥协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我们再结合课文的技巧,让他们仿照课文来写一次妥协的经历。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而且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运用能力。目前使用的教材也设计了一些问题和话题,但它们都是孤立的,而且分散在课前或课后练习中,等到课文讲解完后已没时间顾及,问题只好留到下回,因为不是趁热打铁,连贯性较差,学生也就没那个雅兴。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将问题和话题穿插到课文中去,还要如何去挖掘课文中语言与非语言的情境,才能活跃课堂,实现交互活动,达到学与用的完美结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练习设计也应从抽象的词汇和结构操练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的操练。过去的词汇和结构的操练都是没有情景的操练,师生面对的是干巴巴枯燥的练习,语言与实践脱离,造成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学了忘忘了学。从实际效果考虑,也应把它们放在特定的情景中,放在现实生活中来操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使各种语言技能在交际中灵活而综合地得到运用。因此,听说、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发展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综合运用的能力,思考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6.结束语
近几年,大学改革的成果是可喜可贺,但教材改革的步伐比较滞后,严重影响了先进的教学法的全面实施。到目前为止,上尚无能体现某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理想的教材。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材改革,把教材改革提到大学英语教改的议程上来,才有可能打造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教材及精品课堂,进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范谊.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若干问题[J].教学.2000.Vol21(4):55-62
2.部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贾国栋.新模式,新要求,新发展─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教学模式部分[J].外语界.2004(5):18-24
4.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27-35
5.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 外国语.2003(4):2-7
6.张雪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