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3-10-17 01:1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人才  培养 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人才  培养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随着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大学外语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大学外语从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到教学评估体系都有诸多不适。为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加入WTO,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一个交往日益频繁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的国际。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它影响到当今世界所有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作为一个已进入初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大国,我们理所当然要参与这一进程。然而要参与、要交往就离不开这一交际工具。勿庸置疑的是外语,特别是已成为地球村的通用语。但是多年来我国培养的外语人才往往是应试能力强,口头交际能力弱。虽然很多大学拿到了大学外语四、六级的合格证书,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开口讲外语就勉为其难了。人们已经认识到,外语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我国高等部门于2003年在教育部部长专题会议讨论通过了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方案和基本思路,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重要内容之一大学本科外语教学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事关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局,同时也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最有可能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1大学外语教学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成绩是主要的。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外语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外语人才。在肯定我们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外语教学上和培养外语人才上的不足。特别是在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估体系等已远远满足不了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外语教师严重短缺,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据全国公共委员会的,目前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左右。面对这样的比例,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多少外语教师来完成这样重的教学任务?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来保证大学外语的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2 以前的教学大纲规定,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外语培养目标是以阅读理解为主的。1986年的文理科大纲的表述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理工科大纲为: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外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1999年修订后的大纲改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外语交流信息。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二年大学外语学习中,由于大纲的要求及四、六级的指挥棒,使得很多学生只掌握了部分单词,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而口头交流就非常困难。虽然我们的教学大纲这些年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3 目前大学外语大多数课堂教学模式是黑板、粉笔、书、老师加课堂的方式,有的也用一点多媒体技术,但变化不大。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讲语法、单词的用法,课文和笔头练习,至于听和说根本谈不上。我国外语的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导致的后果首先是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下降。其次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最终是学生大学后外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薄弱。外语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
  还有就是师资水平问题。现在很多大学外语教师的工作量繁重,普遍超负荷工作。这势必影响到外语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没有时间进修、提高;没有时间去搞科研。另外,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外语教师的门槛很低,只要外语本科学历就可以做老师,这必然会影响培养外语人才的质量。
  2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师资的数量与质量
  在新一轮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保障外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首要的,因为无论多么好的教学计划都必须由教师去完成。应加强高校外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国家应有计划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来满足目前高校外语教师奇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应对现有的外语教师队伍加强建设,让他们去高水平的学校或国外短期进修学习。因为外语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外语教师,只有外语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才会高。
上一篇:探析外语教学模式的新开拓 下一篇:浅论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