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改革开放初 大学教材 教学模式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初(1977年—1985年)大学英语三本典型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的发展与背景和学生的水平紧密相关,对当时的大学英语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当时的大学英语教材和其中蕴含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引言
Brown认为,成功的教材一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二要有利于教学法的贯彻。也就是说,教材在整个大学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一头连接着教学大纲,另一头连接着教学法,即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材的质量是影响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教材已经更新换代,教学模式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实际上,每一次教材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以往教材的经验基础上。回顾一下老教材,我们可以找到我国教材发展的脉络,从而为未来教材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准备。
二、改革开放初的大学英语教育背景
1977年以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开始恢复发展。1980年8月,《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英语教学大纲(草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83年起,高考英语成绩计入总分,极大地调动了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放政策使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大纲的下,广大英语教师结合当时由于大革命造成的学生基础差的情况,编写了适合当时的英语教材。其中,依据教育部1978年于湖南长沙召开的大学英语教材会议《关于编写零起点教材的决定》编写的《基础英语》(大连海运学院主编,1978年出版,共两册),对恢复我国的英语教学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适应恢复高考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逐步提高的需要而编写的高起点《英语》教程(吴银庚教授、张彦斌主编,1980年出版,共四册),为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提供了依据。这两部教材在全国各大高校选用最广。另外还有清华大学陆慈主编的《英语教程(理工科用)》(1981年出版,共四册)和复旦大学外文系主编的《英语(非英语专业用)》(1981年出版,共四册)(供文科使用)。由于1980年的大纲只规定了语法教学标准,因此各种教材的突出特点是都以很大的篇幅来教授语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基础英语》——零起点大学英语教学的铺路石
1.《基础英语》是为那些从来没有学过英语的大学新生编写的。教材从字母和音标开始,而且注意选材的真实性。全书共分两册。第一册内容包括语音、基本语法和大约六百个工科通用词汇,为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刊资料提供初步的基础;第二册内容是为深入学习阅读专业英语书刊资料所必须掌握的一些疑难语法现象和大约四百个工科通用词汇,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基础英语》使用总说明中,编者提出的目的要求如下:
(1)能借助学过的语音规则和国际音标顺利而正确地拼读单词;
(2)能基本正确地区分意群,朗读课文;
(3)熟练地掌握所学单词,能汉英可译;能汉英互译所学短语(不包括阅读中的生词短语);
(4)正确地分析理解简单句、复合句和长难句;
(5)借助词典能独立中等难易程度的英文科普和科技文章(限于无专业性困难者);在生词量不超过10个时,每小时翻译速度为1500个印刷符号。
3.本套教材中所体现的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基本上以语法为纲,吸收了结构主义的成分,强调句型操练、翻译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科技文章的阅读,其它方面少有顾及。没有针对听力和口语的教学内容和练习。
以第二册第1课为例。课本建议6学时完成。生词0.5学时;语法句型2.5学时,本课学习动词的时态。后面有大量的语法练习。课文及练习2.5学时。课习Advances in Materials,引导学生从词语用法、语法结构、习惯用法等方面培养综合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实质上是以课文为载体系统传授词语、语法结构等知识。阅读材料0.5学时。有三篇文章:A.Seeing is Believing B.Communication Outside the Earth C.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阅读材料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阅读文章的能力。本书的阅读材料是三篇和正课文题材相同、内容相近的文章组成,符合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原则,而且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