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非主体性因素对大学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

2013-10-22 01:0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论非主体性因素对大学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学习 焦虑 非主体性因素 后现

  [关键词]学习 焦虑 非主体性因素 后现代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非主体性因素从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成绩评价到教学设施等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从后现代教育语境对其成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研究背景
  
  Krashen认为,习得的唯一途径是学习者通过接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同时,他又指出学习者并不能接受所有的输入,由于焦虑、低动机、信心缺乏和尴尬等因素,有效的输入可能被阻碍或者屏蔽,这些因素被称为“情感过滤器”。之后,焦虑现象的研究成为二语习得中的热点。MacIntyre,Gardner和Young等语言教育家对焦虑与学生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自信心、课堂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的研究。Horwitz和Young制定出FLCAS量表被众多的研究者应用于对二语习得的听力、口语、课堂活动等方面的研究中,他们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然而,以上提及的研究者对二语习得中焦虑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因素。实际上,主体的焦虑与客观因素不可分割,很多时候是客观因素影响或者加剧了主体的焦虑。本研究从客观因素着眼,调查分析可能构成主体焦虑的若干客观因素,并讨论其可能的成因,寻找应对的办法。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把可能构成学生学习焦虑的客观因素假设为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成绩评价和教学设施五个方面,它们构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立体环境。具体来说,课程设置指开设的课程和使用的教材学生是否喜欢?学时分配指开设课时的多少与上课的频率对学习有何影响?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感受如何?成绩评价方式是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还是使其产生了焦虑?教学设施包括教室的大小、明亮度以及自主学习环境等是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研究对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07级学生。研究方法是随机选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数名学生进行访谈。问卷从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成绩评价和教学设施五个方面设计25个问题,所设计的问题是以可能造成学生焦虑的方式来陈述,如“我不喜欢……”“我希望……”“我觉得……”等,学生以“同意”或“不同意”方式作答,“同意”该陈述表明当前我校英语学习状况可能增加了该生的学习焦虑,“不同意”则表明此项并未对该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一)定量分析
  在收回的全部有效的100份问卷中,25个问题中超过50%的学生以“同意”方式作答的有18个,说明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习的焦虑。在有关课程设置的5个问题中,关于“教材的实用性”“教材的更新”“背景课的开设”“开设学生专业背景方面的阅读和听说”的“同意”率都超过50%,而希望“教材更新”的学生占92%,希望增设“文化背景课”的学生占95%。这表明了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对一级起点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焦虑,英语文化背景课的缺乏、教材的固定不变以及所学英语与自己专业背景完全脱离的现象构成了这些焦虑。在对课时分配的调查中,学生对“听说课时不足”“课时分散”“课程时间学习太长”“被分到一级学习感到尴尬”以及“羡慕双语班的上课模式”都给予了“同意”回答,反映出我校在对一级起点的学生课时分配上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焦虑。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点名发言”“没有事先准备的发言”“教师的负面评价”“渴望与教师交流近期学习情况”表现出焦虑。在成绩评定方面,学生希望老师“把自己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考虑进去”“考虑其专业背景以确定相应的检测标准”“检测应以多种形式而不是一两次考试”“对自己成绩有一点发言权”,表明了学生对现行成绩评定的不完全认可。在对教学设施的调查中,是唯一一个只有一项“同意”率超过50%,即“PPT播放信息太多,‘画’不对题”;而对“PPT播放效果不好、聆听音响效果差”“网络自主学习没去处”“教室宽敞、明亮度不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PPT观看位置”都给予了“不同意”的答复,实际反映出我校作为重点大学在硬件设施建设上的成绩让学生感到满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定性分析
  在获得宏观数据资料之后,笔者又对数名一级起点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更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笔者的问题是:自从你进入南航以来,你是否觉得有些外界因素影响了你的学习?如你使用的教材、课程时间的安排、教师的教法、成绩的评定和学习设施等。具体访谈案例如下:李同学对英语学习很有想法,她说:“我对口语比较感兴趣,但课堂上时间太短,我还觉得我们课程(学习)太长,没有机会学习相关兴趣课程,老师用PPT讲课信息量大,但有的老师不板书,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要信息。”张同学的回答是:“我就想早点考四级,考完四级考六级,再考TOFEL,看自己的同学一个个都通过四级了,我是急得不得了。”这可以说是这一级学生普遍的心声。孟同学很肯定地说:教材就只能是一般阅读,听说(课)也没什么实用性;现在中学教材词汇量大多了,学得好就可以通过四级。这一年学习没觉得有什么进步,每次考试好像都凭自己老底子过了。这位同学实际上反映了我校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和缺乏公正性。

上一篇:浅议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