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从教育实习看“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

2013-10-26 01:0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议从教育实习看“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教学法” 改革

  关键词:  “教学法” 改革

  论文摘 要:教育全面考察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为其提高综合语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教育实习中反映出的问题也是对我们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反馈。本文通过分析教育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探究“英语教学法”课程现状,提出了改革“英语教学法”课程的一些举措。
  
  一、引言
  “英语教学法”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重要课程,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提供了必要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国内外教学流派及理论,加深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理解,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但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仅仅通过课堂学习就能够完成,课堂上提供的试讲机会毕竟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教育实习是对“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好。笔者所在的学校已经进行了近10年的教育实习,从中反映出的问题表明“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目前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实际教学技能和水平的提高。
  
  二、教育实习中反映出的问题
  笔者所在的学校同2所省级重点高中、2所省级重点初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9月安排到上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8周的实习,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作为实习带队老师,通过同实习基地老师的交流,旁听实习生讲课等形式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虽然已经过了近四年的专业学习,但很多实习生的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具体体现为语音语调不准确,语法基础薄弱,讲不清楚语法概念,课堂用语不规范、较单一、口误多等。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时间活动来学习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有系统且扎实的专业技能。初高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实习生由于专业基本功不扎实而出现的问题很可能会误导学生,甚至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在教学法课上已经学过了教授语言知识的理论和技能,可在实践中实习生又采用了他们熟悉的老套路,即“讲解-呈现-练习”,教学缺乏创新和灵活性,没有体现 “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忽略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比如,在一堂高一的英语课上,实习生作为讲授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她既没有介绍课文相关背景知识,也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和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只是枯燥地讲解单词的用法,然后难懂的句子,又回到了过去的语法翻译法的讲授模式中,结果是几乎2/3的学生在睡觉。如此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仅仅是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根本不可能达到新课标中的“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语用能力”的目标。
  3、教学研究能力欠缺
  当代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过:“培养学生就是教他自己去找路,而不是教师领着走路,更不是抱着走路”。教师只有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很多实习生抱怨给她们的班级太差,学生掌握的词汇太少,初中的知识太简单,几句就讲完了,很少有实习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孰不知教学研究是教学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积极反思自我,分析评估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科研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
  驾驭课堂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中学生都有好奇、爱动、好表现的特点,而新来的实习老师常常成为其课堂谈论的对象,而实习生没有教学经验,对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或束手无策、听之任之,或是严厉地高声呵斥,甚至有变相体罚的情况出现。缺乏课堂管理的经验,实习生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大学排名


  
  三、“英语教学法”课程现状
  1、课时少、讲解粗
  “教学法”课程只开设半学期,共计34学时(2学时/周),但要讲授的内容涉及18章之多,因此教师多粗略讲授理论,忽视了隐藏在教学行动背后的思维技能,学生是被动地被灌输知识,很少积极地思考讨论,这也导致结课后对该课程印象淡漠,在实习中根本不能把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联系起来,理论不能实践,和实践相脱节。
  2、教材旧、兴趣低
  笔者学校目前使用的是王蔷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该书基本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通过反思、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该书既无教师用书也无相应配套教材,缺少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对国内外前沿教育教学理论涉及不多,每一章节结束也没有练习、思考题供学生使用,教材中的实例已和现代实际脱节,因此学生在阅读该书时普遍兴趣不高,觉得枯燥乏味。
  3、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教学法”课程是2个班甚至4个班合堂上,因此在有限的课时里,老师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的人性化教学,也难以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活动和试讲活动,该课程内在的教学实践性质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老师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质疑批判的精神;其次部分教学法任课教师自己都缺乏对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了解,既没有在中小学教学的经历也也没有深入中小学进行过研究,因此讲起课来很吃力,抓不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难免陈旧单一,难以保证教学法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议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