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问题分析与化解策略(2)
2014-07-13 01:24
导读:3.2 自我反省,明确问题所在。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堂的重要性,并对自已的课堂语言进行反思,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口语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围
3.2 自我反省,明确问题所在。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堂的重要性,并对自已的课堂语言进行反思,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口语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对照,明确问题所在,对课堂语言的训练和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3.3 从读书中丰富自己的语言艺术。读万卷书,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语言灵活。教师从读书中学习语言,应从经典作家的论著和著名的文艺著作中吸取语言艺术的精华。如果一个语文老师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大量
戏剧,那他的课堂语言必然不会呆板生硬,枯燥单调;如他熟知屠格涅夫的作品,他的语言就可能明净和谐,优美宁静起来。又如老师在讲述法国大革命前熟读了雨果的《九三年》和狄更斯的《双城记》,那讲起来可能就不会简单地讲解教材,而是更多一分情感投入和历史背景的深入分析。
3.4 从课堂实践中提高语言艺术水平。教师,要真正提高自身的课堂语言艺术水平,首先要学习,再就是实践,二者结合起来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把平时向老教师、学生、媒体等学到的语言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计划地设计不同的语言形式,从语句、修辞、音量、语调等方面都做出精心的准备,而后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落实再根据落实的课堂反馈予以及时的调整和丰富,必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5 注重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主要途径,除使用语言外,非语言交流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肢体语言就是其中之一。肢体语言的运用恰当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因此,肢体语言的使用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并不断练习,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相信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这一技巧,又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课堂语言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一个称职的教师,需要在语言的艺术性上多下工夫,要"做语言美的楷模",努力提高自己语言的艺术水平。坚持课堂语言训练,教师应成为语言学习的有心人,要刻意把每节课作为锻炼和提高教学语言的机会,最终必定会使自己的语言得到丰富和发展,语言艺术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为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教师都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郭启明,赵林森.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2] 李忠山.浅谈如何正确运用课堂语言[J].山科大学学报基础版,2002,4(1)
[3] 冯华雏.浅谈教师课堂讲授的语言艺术[J].延安
教育学院学报,2004,18(2)
[4] 韦志成.教学语言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 肖霞.教师课堂语言的分析评价[M].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