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介绍朦胧诗时,学生对这并不熟悉,我向他们提出问:“朦胧诗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用搜索引擎很快从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报互相传阅,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锻炼了学生搜索信息、处理信息、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运用进行交流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平时我也经常上网寻找一些有关语习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应用于我的日常教学,同时还教给学生一些寻找学习资源的方法和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语文学习网站,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获得的广度。
三、发挥网络优势,优化教学模式
网络能使教学空间无限扩展,虚拟技术能有效模拟现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包括语言交际情境在内的信息素材。
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教材以外的更多知识,我借助网络呈现大量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评价。网络下的语文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上。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敬畏自然》时,我利用网络优势,设计了几个学习板块:学海导航、课文朗读、迷津指点、精段赏析、拓展练习。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对各个板块进行了选择。平时基础较好的同学,重点学习了“精段赏析”“拓展练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则把“课文朗读”“迷津指点”当作了重点。这样,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语文课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以其集文字、声音、影像与一体,信息量大等强大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延伸和拓展了教育时空,增强了教学效率,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喜爱。但是有些网络信息资源鱼龙混杂,涉世未深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辨别信息资源的真伪,难以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为了避免学生迷失方向,减少他们盲目探索所耗费的时间,教师需要根据学习主题,筛选学习资源、组织学习资源、传递学习资源和创造学习资源,担负起网络知识海洋中导航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