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其次,教员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必须端正对意识培养的态度。学员文化意识的生成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深层要求,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员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教员必须抛弃那种建立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陈腐观念。语言知识的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教学的两条主线,只有切实更新教学观念,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意识培养的关系。教员要构建一种系统的和整体性的教学理念,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看成一个整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构想,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的过程。在授课实践中,教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十分重要,它们不仅是培养学员文化意识的重要素材,而且能帮助教员完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一般而言,文化知识是对事实的静态描述,是对目的语的和的文化进行整体,笼统、概括地描述,它很少对具体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也缺少对某一文化现象发生时前因后果的分析及大的介绍,因此学员即使拥有很多文化知识,但却无法应用在实际交际中。为了将文化知识物化为学员的内在意识,教员可以将语言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之中,让学员在发现、了解、对比、领悟、使用中学习外语,同时帮助学员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逐步培养学员的文化意识。
如前所述,文化意识培养涉及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灌输,还包括理解能力、自觉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四个层次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根据军校学员的不同生理、和年龄特点,注意文化意识培养的层次性和侧重性,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全方位把文化意识培养渗透于外语教学中,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理解为桥梁,借助词汇、句法、语篇的讲解,通过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使学员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树立起明确的跨文化意识,更要从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宗教信仰与渊源等方面的冲突来揭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员对不同文化模式的容忍,避免产生文化偏见,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教员要帮助学员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员学会探究,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员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模拟真实语境,为学员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教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来模拟和展示交际的真实情景,把孤立、静止的文化知识变成形象直观的语言,使学员从言语信息的接受进人到言语社会功能的了解,从语言形式的掌握到语言真情实景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教员要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分析、综合、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例如教员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如明信片、邮票、报刊等,让学员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雕刻、风格和风土人情;通过研究英语国家的广告、服装,学习英语谚语等,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教员也可以利用和让学员了解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模式,引导学员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等各方面的情况。教员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知识讲座等活动,引导学员积极地参与。这些教学和课外活动对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同时也充分突出了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最后,教员在教授文化知识时,也必须注意文化知识的适合性。适合性是指教学中所导用的文化内容必须要和学员所学的军事知识密切相关,选择的材料应尽量代表了主流文化的内容。文化知识所包涵的内容和项目实在是十分广泛,军校教学中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员。更重要的是,由于受到不同宗教、环境、风俗及以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文化内容又不可能完全对等,处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中的语言体系必然会在这一层面上体现其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造成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知识都适合教授给学员。例如西方的一些世界观、价值观和宗教文化,并不适合教给那些思想还远没有成熟的军校学员,因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有时很难把握。教员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专业性,并且要适合学员生理、心理和年龄等特征。教员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军事思想、战争故事和外事礼仪等。这些东西对军校学员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十分重要,同时也符合学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