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4-12-11 01:1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当今世界人们的全球意识日益


  [摘要]当今世界人们的全球意识日益增强,不同、和地区间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这个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益频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各种急需的人才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特别是非专业的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引起了教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分析。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敏感度  跨文化意识  大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无处不在,人们正经历者前所未有的广泛的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而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无疑成为最急需的人才之一。外语学习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掌握一个阅读交际的工具,了解目的语的科技、、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并与该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商务,外交文化交流。(张红玲,2003)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研究者、外语教师都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涉及文化教学,并且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

  一、首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1999)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使得交际目的得以成功实现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判标准通常为“有效”(“effectiveness”)和“恰当”(“appropriateness”)。“有效”指的是经过一定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得到应有回报。“恰当”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认为重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期望没有受到严重侵犯(Spitzberg,1991)。Wiseman(2002)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有效交流所需要的知识,动机和技能。知识方面既包括文化知识(本和外国的),也包括交际过程本身涉及的知识,还包括运用的相关知识。动机也可指代态度情感,指对待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采取的态度。偏见、成见以及民族中心论都是其表现。技能或行为层面往往指在交际语境中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实际行为。陈国明(2007)认为交际技能力指的是能够使我们有效的与别人交流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一位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强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调适能力,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交际下,运用各种不同的行为策略,己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那么如何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笔者认为,应该从知识,动机和技能三个层面全方位的着手。

  1、了解掌握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知识层面包括很多内容具体来讲,首先,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积累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胡文仲,1999)要想进行跨文化交流看,无论是本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文化知识,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习俗,信念,价值观念都是文化所涉及的范畴。而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胡文仲,1999),是解读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文化行为的一把钥匙。Nostrand(1985)认为文化的中心密码在于人类主要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以及对人性,社会的普遍的看法其次,掌握相应的外语和语言学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对英语语言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词汇、句法都是成功的跨问化交流的前提。毕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以外语运用能力为前提。除此之外,学生对交际的语境知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上一篇:试论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