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成人教育转型的启示(2)

2014-12-20 02:41
导读:4.自始至终的社区.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包含很宽泛的内容,主要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还有企业培训项目等,社区教育可以是正式的电可以是非正式的

  4.自始至终的社区.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包含很宽泛的内容,主要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还有企业培训项目等,社区教育可以是正式的电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学分制的电可以非学分制的,多样化的课程对人们的各种学习需求作出了有效的回应,在社区发展的长期计划中担当领头羊的角色,成为改善社区生活质量的一个焦点。但随着美国总体发展的趋缓,在今后的几十年美国的面临着不稳定的局面,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再加上未来几十年,美国传统大学年龄组(18—21岁)将继续下降,社区学院面临着同四年制大学和学院更加激烈的招生竞争,成人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群体,这就为社区学院立足社区,发展成人教育提供了有力依据。且社区学院在位置和教育思想上都处于发展成人教育的有利地位。同时经济发展、生活富足使得社区居民对终身教育的需求和渴望由外部适应向内部需求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才能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符合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道主义的使命”。所以社区学院在立足社区,继而将重点转向成人教育方面的发展前途,将成为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必然趋势。
  
  三、对我国成人教育转型的启示
  
  1.制度的转型——构建社区教育平台。我国传统的成人教育虽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电大、函授以及普通高校举办的各类成人教育等,但其教育范围一般局限于学校、企业等,与生活联系不紧密。且各类成人教育机构沟通不畅,尤其近年来成人教育以学历为导向,且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已逐渐偏离了成人教育的本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成人聚集和活动的重要领域,以社区学院为依托,在社区学院的层面上,将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使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校际分工更加合理,是促进成人教育转型,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方式。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较短,从1988年上海最早出现的以“社区教育”冠名的地区组织开始,到1999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再到2001年颁布的《我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再次指出要继续“扩大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至今,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实践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尽管对社区教育的本质特点、功用、目标等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人们对于社区教育对成人教育的实施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实现取得了极大的共识。“倘若我们没有得益于成人教育,或者说通过正规教育以外的训练途径所作的贡献,那么与终身教育有关的思想毫无疑问是不可能产生的”。据此可以预计,社区学院在未来几十年将在我国全面推进。当前的重点问题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和融合,以形成相互衔接、沟通、开放的社区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育部门应完善社区教育试验区评估指标体系,政府部门也要相互协调配合,给予社区学院发展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还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条例,以保证社区教育依法开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入学方式的转型——坚持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实行注册入学,坚持开放性招生的同时,进行的补偿教育,以期完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当然开放性的招生制度必然会导致生源在诸如课程基础、学历等方面的多样化构成,容易导致质量的失控问题。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一是要建立健全社区学院的评估评价制度,强化对组织行为的规范,使评估制度做到科学合理,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使之真正具有效力;二是可以借助高等教育或者学历文凭考试的办法,通过组织统一的课程考试方式,加强对成人学习的引导。即采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办法,实行教考分离,宽进严出的模式。这点在我国中央集权的体制为主的条件下较容易得到贯彻和实施,从而对于开放性招生所带来的质量失控问题进行强有力的控制。
  3.教育观念的转型——个性化。我国的成人教育长期片面追求工具化或职业化价值导向,一直强调“缺什么,补什么”,片面追求人应对外部的变化,忽视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内在个性化发展,不少人接受成人教育不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充实自身的知识内涵,完善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是为了获得某种资格、文凭,成为晋级提升跳槽的砝码,未能使生命凸显个性化发展的一面。究其原因,一是“课程计划中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平衡状态,这乃是毛病中最严重的病症,即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脱节,它所宣扬的价值体系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差别,教育的课程计划陈旧与科学现代化的鸿沟方面,从根本上使教育受到了损害”,所以社区成人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把教育同具体生活目标相联系,当然这并不是同社会隔绝,而是以此实现同成人教育同社会更为良好的互动。二是在教师教育方式的问题,因为“教育有两个根本的弱点:第一它忽视而不是否认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师的职责应该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集中于激励思考、交换意见和发现矛盾,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和完善自我,尤其是在面对成人这样一个差异性远大于一致性的群体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终身化——成人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自1965年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构建出未来教育的基本构架和方法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终身教育的概念包括从儿童、青年到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但是从“终身”来看,它的思想应用和突破主要在于成人教育,其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要求为成人提供一种更广阔的教育平台以期实现他们的自治和自学,从而使他们继续完善自己。尤其是后化社会的来临,更加要求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而院作为实现成人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地域空间、与居民结合程度、激发社区群体潜在的资源和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现代人们已经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为了充分地做好准备去应对21世纪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变迁,成人同样需要接受教育,这不仅仅是为了自我能力的日趋完善和对自身的发展有所贡献,而且也是因为全部社会的、经济的和的各方面的发展,都要求每一个成年人都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而整合成人教育资源,利用社区平台实现成人教育的转型,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上一篇:关于中日外语继续学习培训模式之对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