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的联系。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语文课程的隐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重视、合理地利用语文课的隐性课程资源。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隐性资源;重视;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它以课程教材为主干,囊括了所有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从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存在状态的角度,可将课程资源简单地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两大类。显性课程资源是指以具体直观的形态表现出来的资源,如课本、学习资料以及可供利用的报刊杂志、影视网络、名胜古迹等直接采用的资源。隐性课程资源是蕴藏在生活当中,常被忽视的细节、司空见惯的现象等,它们需要课程的实施者加以提炼、利用才能呈现出来,我们将其称为隐性课程资源。我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民俗风情、国内外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实际上就是隐性课程资源。
一、生活中的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
1 民俗风情等地方资源。
“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各地都有区别于他地的民俗风情,广大的地区孕育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如民居、饮食服饰、器皿用具、集市交往等。这些地方文化与语文课程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材料。将它们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说明文教学中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就可以结合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房屋结构、建筑布局的介绍来实现。